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染虹桥】赵汗青著(长篇连载之二十)

(2018-08-05 22:07:45)
标签:

历史

文化

赵汗青

分类: 血染虹桥(长篇连载)趙汗青著


    这时,大部分燕军都已跨过护城河,在城根下攻打。大将军
柳升带领的一批弓箭手在河岸,找些掩蔽体把自己掩蔽起来,得机就发射箭矢,杀伤城头上的敌军。当他发现平安现身,心想机会来了。

柳升是一名神射手,有一箭 之称,他在战场上绝不放射一支没有瞄准、没有把握的盲箭。一箭飞出,一定要有所得,他不但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也用来训练部下,要他们矢无虚发。攻城以来,他早已觑定平安身影。现在,机会来了。在灯火闪烁下,这一身银盔银甲的身影真是亮瞎人眼了,犹如一头在围场中自己送上门来的羚角银羊。顾成可谓是见猎心喜 ,他一看机会已到,摆一摆手,示意部下休得妄动,惊走了它。自己一马飞出,冲到护城河边,趁大家混乱不备之际,觑定平安的头部,一箭飞出,打算射他一个眉心开花柳升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箭也象平日那样准确,那样有把握,遗憾的是,由于目标太重要了,心里有点紧张,略微偏高了一些。箭一脱手,他就发现自己走了准,不禁唤出可惜 一声。果然神箭到处,平安头上戴的那顶银盔应声飞去,连同他的头发也括去一些。平安只觉得一阵头皮发烫,忽然冷汗直淋,全身竟发起抖来,手中的马鞭不觉也坠在地上。

这时城上城下万声喧呼,分不出是高兴、是赞叹、是惊慌、还是惋惜。但平安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大帅,很快沉着下来,这时柳升的第二箭又飞了过来。以一箭出名的柳升看见一箭未中,心里懊恼,第二箭即使成功了,在他本人也算是个失败的记录。他又急又狠,连珠发出第二箭,这一箭又是直奔平安面门而来。在这间不容发的当儿,平安顺手从亲兵身上拔出佩剑向上一挑,只听得 的一声,剑口上迸出一道火花,箭的余势犹劲,一下子就牢牢地钉在何福背后的城楼上,箭梢的翎毛还在摇曳不定。

朱棣趁城上守军惊慌未定之际,再度挥兵猛攻。他一眼瞥见用大木桩撞击城门,已见成效,自己就跳下飞燕来,徒步督同亲兵,亲自猛撞城门。悬挂木桩的木架上,已用牛皮、竹片搭起一个尖顶穹庐,这是士兵们临时想出来的应变办法,浸透了水的牛皮不怕燃烧,富有弹性的竹片不受矢石,它起了掩护士兵的作用。

大将军朱能、谭渊李彬、王真、陈亨陈懋徐忠火真赵彝庞来兴、丁胜等燕军的将军们看见燕王亲自撞城,他们也不敢怠慢,一个个跟上来轮番猛击。亲兵们不知从哪里来的神力,乘着一股必胜之气,连续猛击几十下,居然把两扇千疮百孔的厚重的青铜城门撞开了。将士们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喊杀,作势就要冲进城去。

    城中的人不能出门行走,老百姓要到井边汲水,都得背着一块门板挡住箭石。此时,战鼓齐鸣,杀声震天,燕军将士像潮水般涌来。明官军虽拒墙顽抗,以一挡十,终因寡不敌众,被燕军攻破圩墙,杀进镇来。

 很快,城破。

 子镇落入朱棣手中!

 柳升一箭医好了平安的表现欲、炫耀狂。忙着把银盔换上了一顶粗笨的足足有七、八斤重的铁兜鍪戴上。他发现,城中防守的士兵已经为数不多了。有的堞上熄灭了灯火,让敌人莫测虚实,实际上是阗无人影,连作为疑兵的人手也派不出去。他原本寄希望于援师的,现在看来又是那么渺茫。没办法了,跑吧!

 平安无法抗拒燕军的攻势,只好弃城逃跑。

 第三次攻打子镇,燕军胜了。

 燕军攻破楼子镇后,放火烧镇。一座古老的淮北名镇随即化为灰烬。镇内百姓惨遭杀害,几无幸免。

 这时在燕军背后东南方向杀来一支人马,燕军腹部受敌,立即调整部署迎战来敌,减轻了对守军的压力,致使平安、何福守军夺路而逃,冲出包围圈。   

 官军子镇遭围近三十天之久,倍受煎熬,三万明军和一万多民众或死或逃大部,作为一个重镇,其历时之久、祸害之惨且能保持守城三十天,这在明代战争史上并不多见,在这场三打子镇战争中,应以官军大都督平安为代表的朝庭派遣军和以灵璧总兵何福为首的地方官之坚毅和果敢最为紧要,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与民共患难,誓志坚守,且能身先士卒,不为瓦全,不与燕军苟合而弃城出走。虽说到后期不能控制局面,但一直对驻防军队督导还是比较严厉的。

 在这场持久战中,为保证戍守军士的粮食供应,明朝官军和地文政府采取了比较多的措施。从初期的运米入城、银米兼支到后来的纳事例米和派米等活动,其中不乏惩戒官吏,劝导士民养兵的良苦用心。能坚守三十日,无疑与前中期的筹粮有很大关系。

 在军事防御上,子镇城举措得力。初期的肃清活动和组织客民戍守,既可防范内患,又可增加兵力。在中期还成功觉察并消灭了少部将士的反叛行动。在战略战术上,依靠地利人和,积极采纳下层军民良策,灵活应对燕军各种攻城手段,在固守待援的原则下,还依据围城出现的变数,采用攻心、谈判等策略,以图劝诫叛军、救民于火以达减轻守城压力目的。

 后人有诗曰

 有些爱像断线纸鸢结局悲余手中线

 有些恨像是一个圈冤冤相报不了结

 只为了完成一个夙愿,将士付出几多鲜血

 靖难之言自欺欺人的谎言

 有些情入苦难回绵窗间月夕夕成玦

 有些仇心藏却无言腹化风雪为刀剑

 只为了完成一个夙愿荒乱中邪正如何辨

 飞沙狼烟将乱我徒有悲添

 半城烟沙兵临池下 

 金戈铁马替谁争天下 

 一将成万骨枯多少白发送走黑发

 半城烟沙随风而下 

 手中还有一缕牵挂

 只盼归田卸甲还能捧回你沏的茶

 半城烟沙兵临池下 

 金戈铁马替谁争天下 

 一将成万骨枯多少白发送走黑发

 半城烟沙血泪落下

 残骑裂甲铺红天涯

 转世燕还故榻为你衔来二月的花

 刀戟声共丝竹沙哑

 谁带你看城外厮杀

 七重纱衣,

    血溅了白纱

 兵临城下六军不发

 谁知再见已是生死无话

 


      作者简介:

      赵汗青,姓名赵先杰,配字汗青,安徽宿州人,袓藉安徽淮北,博士,资深媒体人、旅美作家、文史学者,天下时报网总编辑,中国新闻杂志社副总编辑。

      已出版20万字长篇军事历史小说《垓下之战》、20万字长篇军事小说《抗日英雄欧明海》、20万字章回小说《游龙戏凤后传》等。

    联系电话:182 2560 3085 电子信箱:        

    zhaoxianjie88@126.com

   信:Z55778595

   QQ:250498978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告之作者,违者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