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著名的乐石砚石产自宿州褚兰镇吗

(2018-02-02 08:55:19)
标签:

文化

历史

杂谈

赵汗青

赵先杰

著名的乐石砚石产自宿州褚兰镇吗

 

赵汗青

 

说起砚台,人们总会提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等闻名遐迩的“四大名砚”,其实,中国还有很多砚台也是形神皆备、特色鲜明,产于安徽宿州的乐石砚就是其中一例,它是一方引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垂涎的“砚林瑰宝”,然而,认人奇怪的是在明清时期,乐石砚突然失去了踪影……

宿州乐石砚为中国古代名砚,在唐宋时已负盛名。韩愈、白居易、苏轼、米芾等文豪方家均有论赞。在国内、日本、东南亚被视为珍品。以乐石制砚始于南唐,兴盛于宋代。乐石砚历来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青睐。宋徽宗在一乐石砚上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代大书法家苏轼曾珍藏两方瓦形玉蓉乐石砚,其铭曰:“金声玉振,世垂于珍”。宋代米芾《砚史》、高似孙《砚笺》、《四库全书》等对乐石砚均有记载。由于诸多原因,乐石砚雕刻技艺失传数百年之久,80年代初得以再现。

2006年,“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宿州乐石文化由此步入了复兴发展时期。

谈及乐石砚的复兴,宿州人会第一时间说出一个人的名字——李英。作为宿州乐石文化研究会会长,李英凭借手中一把久经磨砺的刻刀,创作的云海狂涛、奇峰林壑、日月星辰、楼台亭阁、修竹兰草、飞禽走兽、鱼虫花鸟等乐石砚,无不充满了自然质朴、妙趣横生、令人神往的诗情画意。2007年4月,李英应邀出席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九届全国文房四宝艺博会暨文房四宝名师名作精品情”,捧回了一份闪闪发光的创作金奖。

在李英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今天的乐石砚慢慢显示出它的国际影响力,很多乐石砚以及其他一些乐石制品已经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受到众多收藏家、艺术家等各界名流的青睐,部分作品更是被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

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盛产乐石,因为有乐石,所以才有很多人知道褚兰。褚兰位于宿州市城区东北部,孤山河南岸,褚兰山之阴,东连灵璧,西接曹村,南靠栏杆,北依江苏省铜山县。同栏杆一样,是座地地道道的山区镇。

褚兰,古称暑兰,因褚兰集南有暑山而得名。暑南山,是座草木旺盛的小山,山上盛产野兰,每年农历七月,正当盛暑,暑南山上,野兰盛开,漫山遍野,香气扑鼻。野兰不但好看,浓香,而且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所以人们称这座小山为暑兰山。由于花香,招徕了很多移民居住,在山的北麓,人渐居多,故而成集,人们便取名“暑兰集”。“暑”与“褚”音相近,又由于方言,“暑”、“褚”不分,这样以讹传讹,约定成俗,后人便将“暑”写成了“褚”,“暑兰”写成了“褚兰”。

褚兰的来历也有另种说法:原先这个地方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并无人居住,后来从外地移来了两户人家,一户姓褚,一户姓兰。两户人家在此开田筑屋,繁衍生息,这样人口渐多,逐渐的形成了村落,人们便以褚姓和兰姓为题,给村庄起了个名,叫“褚兰”。

现在的褚兰是个名副其实的大乡镇,不但物产丰富,而且风景秀丽,中部、南部、东北部,群山沸腾,苍翠欲滴。褚兰山西侧山凹里,有绿泥,久旱不干,见风凝固而变红,用手拾起,掰烂像石,可做罐水瓶。褚兰有金山泉,泉水从金山高峰流出,喷珠泻玉,常年不干,素称“天然饮料”。褚兰出大理石,据地质专家勘探,在褚兰镇后程李院,黑土窝及岗子一带群山,储存大量的优质大理石,“黑色物”为25万立方米,辉长岩为5000万立方米,“翡翠绿”、“豹皮”均在10万立方米以上,花岗岩“黑绿色”、“雪花型”达三亿立方以上,大理石的硬度均在8级以上,每平方厘米承受压力为4000公斤以上,光泽度在10度以上。乐石砚驰誉海内外,形制自然,扣之有声,音质悦耳,饶有天趣,与歙砚、端砚齐名。

据考,乐石在春秋时即被采用,乐石制砚始于唐朝,它集质、声、色、形于一体,堪称中华一绝。因其质细坚润,发墨不损毫,倍受世人喜爱。南唐李后主,得一山形宝砚,其经逾尺,月崖前耸,层峦叠翠,自下洞起一波三折,环通上洞,中有神龙池,天雨则津润,滴水入池,经旬不燥。后传给米芾,爱之已极,赞语书其砚,后被姓薛的用镇江海月楼换去。米芾爱砚难却,赐名宝砚米海岳。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藏有两方瓦形乐石玉容砚,上有名刻“金声玉质,世垂于珍。”后刻有“石梁阁瓦”。苏轼曰“砚之美,易发墨,其他皆余事也,然两者相害必损笔,不费笔者必推墨二者难兼。”然而,乐石砚却能二者兼之,故为天下名砚。由此可看,褚兰乐石是一大宝,因而传说也美丽:

在褚兰山上,有一座东汉时无名将军的墓穴,墓穴里住着一个蟒蛇,经过多年的修炼,吸收山涧的雨露精华,逐渐成精,变作一名美貌的男子,到附近村里作恶。每天要一个美女陪夜,天亮把美女吃掉,如果有一村不送美女,全村老少就要遭殃。已有八名美女被蟒精拖入墓穴惨遭毒害。村里有个叫玉容的姑娘,性情暴烈,侠肝义胆,她决心除掉蟒蛇,为民除害。主意已定,便身怀利刃,深入墓穴,自动进入蛇腹,用刀刺破蛇腹,杀死蟒精,同时她自己也中蛇毒毙命。九名义女魂魄不散,她们驾起祥云,周游长空,为民除害。精神感动了玉帝,玉帝下诏:封九女为护山神,以九女坟代替墓穴。九女婉言谢绝,不愿做护山神,愿作山上的乐石,长眠于山,造福于民。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以玉容为首的九女,化作无数粒乐石,撒向了褚兰山,从此褚兰便有了名响全国的乐石。所以玉容系列的乐石砚分为九色:玉容、栗黄、桃玉、艾叶、红玉、粉青、胭脂、金星、孔雀。玉容是第九位姑娘,贡献最大,为九女之首,她勇敢聪明,所以她一石多色,质地高贵,造型典雅,绚丽多姿。褚兰乐石砚,正在被全国人民所认识,全国各大家报刊记者和名人不断地涌向宿州,为的就是能目睹一下乐石,得一方乐石砚。

褚兰境内有桂山,是个美丽的集镇。宿褚公路两侧,东靠桂山与埇桥区后程相连,西临阎河与杨庄隔河相望,南依栏杆,北接褚兰刘楼。

桂山集的来历很简单,就是因为它地处桂山的山麓,名字由桂山而来,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叫它桂山。桂山不大,近似丘陵,老人们说,桂山以前无名,因为在很久以前,山上长满了桂树,每到八月,桂花满山,香飘四野,因而人们叫它桂山。

桂山集地势分两部分,东部为山区,西部为平原,最高海拔为39米,最底海拔为27米,土地主要分布在阎河、斜河、孤山河两岸。

桂山是古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改革:1951年政府设桂山乡,属徐州市市郊十二区,1951年归安徽省宿县褚兰区,1955年成立桂山高级社,1958年成立桂山大队,1961年成立桂山公社,1969年复为大队,桂山原来是个乡镇,位于墉桥区东北部,桥区(原宿县)褚兰公社,1980年为桂山公社,1984没设桂山乡,1992年撤乡,今为桂山集。

褚兰名胜古迹很多,有汉代“九女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夏疃村墓山北坡。清嘉庆年间,即公元1881年,杨庄林庄子探花府一座,古建筑遗址尚在,现有房屋86间。岗孜村东有汉墓群,相传为楚汉大战濉水时,楚军屠杀汉军,使濉水断流,因之成为汉墓群。湖山杨村是杨应泉的故居。绛州知州在褚兰建有碑林,有苏轼、岳飞等人的手迹碑林,如今陈列在徐州博物馆。

褚北有千年古刹“宝光寺”,坐北朝南,三进三出院落,中间为大殿,塑有如来佛祖、药师及十八罗汉。日本鬼子进中国后,抢走了寺内的文物,解放战争时期,寺庙为国民党败兵破坏。宝光寺东南,有座湖山,原名为虎山。相传虎山西麓,有户姓杨的人家,出身官宦,驻地靠近虎山。因怕虎吃羊(杨),犯忌讳,就到驻地东边的海楼,请一位姓海的住在中间,以为隔海虎就吃不到羊了。虎山紧靠孤山湖,姓杨的人家便把虎山该为湖山。这样湖里有水,山上有草,更适合羊生活。从此人们便把湖山叫开了,虎山从此消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