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赵氏考入进士的都有哪些人

(2017-09-29 07:42:17)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教育

赵汗青

清代赵氏考入进士的都有哪些人

 

赵汗青

 

中国的科举考试自隋唐产生以来,到中国清朝末期的1904年结束,历时1300年之久,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和衰落,相始相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科举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为清朝的科举,是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到最顶峰和最完善的时期,也是科举走向没落,被时代淘汰的时期,同时又是和近现代社会发展最接近的时期。

清朝的科举仍然沿明制,分三个等级考试,主要考八股文。八股文又称制义或时文,表现为一种特殊格式的文章。要写成四段,每段又分为两小段,因此称为八股。题目时考官随意从四书中抽取一句,考生得根据古人的意思发挥成文,所以又称为“代圣贤立文”。要求考生必须对四书五经熟读背透,否则连题目都看不懂。

第一级是府县考,相当于现在中国一个中等城市范围内的考试。小孩到56岁时先上私塾,主要学习和背诵四书五经,到12岁左右参加这类考试,考取了称为“秀才”,未考上称为“童生”,有些人考了多少年都考不上秀才,别管他是七老八十的,仍然称为童生,这在当时是很丢人的事。尽管考上秀才,仍然是最低级的科名,但起码比童生的地位高许多,可以在乡间村里谋一名教席,逢年过节时也能给人写写对联啥的,算是个文化人。但秀才不是官,在社会上还是被人瞧不起,常有“酸秀才”之称。

第二级是乡试,每三年一次,由全省秀才去省城赶考,考中了称为“举人”。乡试在秋天举行,所以称为“秋闱”。举人的地位比秀才高多了,虽仍不是官,但在地方上可以当个乡绅,出头露面的,很受人尊重;也可以出任教谕、训导等教育方面的工作。举人最重要的职能是取得了投考进士的资格,这才是最重要的跳板,可以去京师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

第三级是会试,也是每三年一次,由全国各省的举人去京师赶考。会试在春天举行,也称“春闱”,会试取中了,称为进士,这是古代封建知识分子的最高荣誉,比现在获得博士还受人尊重。进士还要参加殿试,是皇帝亲自选门生,考定名额。第一甲第一名就是状元了。一旦中了进士,就可以顺顺当当的做官了。一部分优秀的选入翰林院,称为翰林,这是古代“最高学术职称”一般的进士最少也能外放任个知县什么的,好一点的能当知府。

当然,也有许多知识分子深受儒家传统教育,应考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施展一身抱负,以匡扶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历史上由科举成名的人,也产生了许多的好官、学者、文人等。科举只是一块敲门砖清朝的曾国藩就是进士出身。

即使是考取举人,也不能就说自然取得了考进士的资格。清朝举人的来源有五种,有顺天举人、各省举人、八旗举人、在官举人、特赐举人等。无论哪一种举人,要想参加会试,都必须申请咨文,是在县试的“认保”、府试的“派保”和院试的“联保”基础上,对士人身份再次清查,以保证士子的“身家清白”,预防冒籍、枪替等作弊行为。

会试在京城礼部贡院举行,遇丑、未、辰、戌年开科,三年一次,考试共三场:

第一场,初九日,试《四书》三题、《五经》每经四题,考生任选一经,文用八股;

第二场,十二日,试论一篇,判五道、诏、诰、表选做一道;

第三场,十五日,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每三年一次的录取进士人数并不固定,多的400余名,少的80多个,平均录取人数在240名左右。各省也不一样,多的20-30名,少的几名至十几名。以清朝为例,清朝后期全国约4亿人,全国每三年一次录取的举人不超过5000人,一次考试录取的举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几乎可以据略不计;而每三年一次的举人考取进士的平均百分比也仅有5%左右。

清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为“赐同进士出身”,考取的人数,一甲只有三名,是前三名,即三鼎甲,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为传胪,人数一般为80人左右;三甲人数一般为120150人左右。所以状元更是凤毛麟角,有清一代260年,共举行112114榜会试,取中进士26848名,其中状元只有114人,由此可见难!

清朝赵氏名录

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第二甲22赵嗣美 26赵映乘 52赵维旗

第三甲赵汴 赵胤振 赵昉 赵方晋 赵班玺 赵宾 赵齐芳 赵士俊 赵明英 赵永祚 赵士弘

顺治四年丁亥科(1647)第二甲35赵函乙

第三甲赵瑾 赵志忭 赵来鸣 赵编

顺治六年己丑科(1649)第三甲赵焘 赵胤翰 赵霖吉 赵梦仁 赵晒 赵映斗 赵一心

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第二甲59赵延宅 第三甲赵曰冕 赵云龙 赵介 赵献论 赵忠柟

■ 赵鹗荐 赵琛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第三甲赵廷佑 赵奋霄 赵奠丽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第二甲43赵钥 第三甲赵玄览 赵仑

顺治十六年己亥科(1659)第三甲赵旭 赵之符 赵增 赵灿垣 赵人鉴 赵沂 赵宪鼎 赵济姜 赵希贤

赵光耀 赵文炳 赵弘化 赵士璠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第二甲赵其星 赵昕 第三甲赵煃晃 赵景福 赵绳祖 赵家骏 赵述 赵培基

赵之珩 赵鸣玉 赵锡胤 赵远山阴人赵汝禄 山阴人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赵士麟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赵随 赵炳 赵时可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赵申乔 赵廷珪 赵文煚 赵珙 赵曜 赵作霖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赵衍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赵璁 赵昌龄 赵旭 赵之随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二甲第六名赵执信 赵其昌 赵玉振 赵作舟 赵浚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赵珣 赵苍璧 赵天润 赵士骥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赵灏 赵泰甡 赵台宪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赵凤诏 赵悳吉 赵俞 赵世铎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赵炯 赵嗣晋 赵羽淸 赵光绪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赵锡仁 赵瑞晋 赵守易 赵尔孙 赵起蛟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97)赵申季 赵宸黼 赵倓 赵昌祚 赵暄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赵善昌 赵友夔 赵鸿猷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

第一甲二名探花赵晋 赵殿最 赵昌 赵琮 赵徵介 赵泰临 赵殿最 赵昌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1706)赵士英 赵祁 赵贞 赵资 赵煌 赵世勋 赵予信山阴人寄籍大兴宁海县知县 赵暐

康熙四十八年已丑科(1709)第一甲第一名状元赵熊诏 赵继抃 赵蕃 赵国麟 赵音 赵东暄 赵宣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1713)赵洵 赵晟 赵廷辅 赵瓒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赵城 赵尙友 赵枚 赵中遴 赵希濂 赵好义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赵曰睿 赵曰瑛 赵与鸿 赵恒祚 赵胜 赵尔楷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赵可大 赵笏 赵升朝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1723)赵温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赵大鲸 赵鉴远 赵立身山阴人寄籍大兴 南康府知府,员外郎 赵瑛 赵晃 赵麟趾 赵仕 赵耀甲 赵锡孝 赵士麟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赵淳 赵桐友 赵旭升 赵浚 赵升隽 赵纯仁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赵宪 赵璟 赵锡礼 赵毅 赵襄宣 赵楷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赵瓒 赵屏晋 赵敬修 赵履亨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赵青藜 赵秉义 赵钊 赵朝栋 赵允涵

乾隆二年丁巳恩科(1737)赵开元 赵丹枢 赵蒲 赵廷璧 赵中元 赵振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赵天衢 赵远猷 赵德昌 赵崇文 赵永孝 赵金简

乾隆七年壬戌科(1742)赵由忠 赵启琇 赵鳌 赵起棕 赵文晟 赵林临(赵栘碑作:赵移)赵圣佐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赵秉忠 赵春福 赵颐 赵之瑞 赵廷徤 赵用熊 赵如琬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赵贤 赵廷献 赵湡 赵垣 赵尔恕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赵由僖 赵丹 赵默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1752)赵佑 赵瑗 赵士聪 赵东秀

乾隆十九年甲戌科(1754)赵思淸 赵震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1757赵维翼 赵海 赵之旦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赵升 赵椿龄 赵佩 赵维翰 赵振绪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1761)第一甲三名探花赵翼 赵杭 赵传纪 赵杬林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赵苏门 赵来章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1766)赵士■ 赵廷璋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赵桐 赵贯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1 771)赵铨 赵镶 赵来震 赵永褑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赵宜勷 赵骧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赵钧彤 赵遵律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赵大溎 赵乃普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恩科(1780)赵骧 赵顾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赵槐符 赵雯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赵午彤 赵洛 赵三元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赵继昌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赵 时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恩科(1790)赵未彤 赵睿荣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赵佩湘 赵灿

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1795)赵良■ 赵宜本 山阴人寄籍临桂

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第一甲一名状元赵文楷 赵麟 赵愼畛

嘉庆四年己未科(1799)赵学辙 赵在田 赵玉 赵敬襄

嘉庆六年辛酉恩科(1801)赵汝勗 赵炘 赵澄 赵逢源 赵霖 赵棠

嘉庆七年壬戌科(1802)赵蘧 赵子璟

嘉庆十年乙丑科(1805)赵尔份 赵廷俊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赵光禄 赵植庭 赵维熊 赵钟彦 赵家震

嘉庆十四年己巳恩科(1809)赵崇古 赵天锡 赵廷锡 赵曔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1811)赵湘 赵銊 赵廷熙 赵克明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1814)赵光祖 赵棠 赵铭彝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赵柄 赵荣 赵炳言 赵先雅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1819)赵琇 赵存洵 赵轩波 赵光蕙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赵光 赵光烈 赵亨铃 赵瑭 赵秉衔

道光二年壬午恩科(1822)赵庆熺 赵鹏翔

道光三年癸未科(1823)赵文麟 赵任

道光六年丙戌科(1826)赵仁基 赵镛 赵兴周 赵辉璧 赵定曾 赵振淸 赵桐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赵光裕

道光十二年恩科(1832)二甲第一赵德潾 45赵霖 62赵缙 65赵致和 81赵似祖 赵长龄

道光十五年乙未科(1835)赵振祚 赵德辙 赵绍武

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1836)赵楫 赵坦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赵光搢 赵兆熙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赵启春 赵垣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1841)赵畇 赵培之 赵樾 赵文瀛 赵林成 山阴人寄籍祥符 汧阳县知县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赵元模 赵绶章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1845)赵炳堃 赵桂芳 赵东曙 赵润芳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1847)赵廷铭 赵开元

道光三十年庚戌科(1850)赵树吉 赵世绪

咸丰二年壬子恩科(1852)赵曾向 赵汝淑 赵廷恺 赵新 赵福淳

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赵鸣琴 赵敏 赵昌业

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赵有淳 改名赵佑宸) 赵贡玉 赵士举

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赵一林 会稽人庶吉士 赵继学

咸丰十年庚申恩科(1860)赵良熙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赵子端 赵朴

同治二年癸亥恩科(1863)赵国华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赵德麟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赵继元 赵时熙 赵从佐 赵汝臣 赵国蔺

同治十年辛未科(1871)本科共320名。赵氏登科十五人:二甲五名赵时俊 23赵林 34赵履道 赵赓麟 赵环庆 赵惟鏻 赵联登 赵映辰 赵炳埙 赵鼎五 赵锦章 赵辉棣 赵择雅 赵英祚 赵文粹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赵增荣 赵尔巽 赵惟善 赵培因 赵宗鼎 赵昌言 赵舒翘 赵锡恩 赵尔震

光绪二年丙子恩科(1876)赵树禾 赵宜琛

光绪三年丁丑科(1877)赵世曾 赵冠卿 赵源浚

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赵曾重 赵文伟 赵丙荣 赵永淸 赵敏熙 赵受璋 赵永昌 赵文源 赵钟璨

光绪九年癸未科(1883)赵汝翰 赵尚辅 赵光表 赵湘洲 赵五星 赵汝龄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1886)第一甲一名状元赵以烱 赵俊升 赵以奎 赵廷光 赵臣翼 赵新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赵蔚坊 赵尔萃 赵继泰 赵秉璋 赵曾棣 赵锐 赵金寿

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1890)赵以焕赵惟熙 赵承翰 赵渊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赵启霖 赵国泰 赵熙 赵士琛 赵鼎仁 赵兰田 赵协莘 赵传琴 赵鸿 赵子璨 赵銮扬

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1894)赵从蕃 赵润生 赵怡 赵鸿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赵炳麟 赵曾琦 赵鹤龄 赵世德 赵廷珍 赵黻鸿 赵家蕙 赵炳麟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8)赵汝勇 赵东阶 赵春年 赵传忍 赵恩纶 赵耀基 赵延泰 赵以成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1903)赵曾樯 赵国光

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1904)赵录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