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赵汗青大写意 |
为何说桂林是人间最美的山水之城
赵汗青
美,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对于桂林的山水,只有从总体上看,才能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桂林,位于中国广西东北部,这里山峰环野立. 一水抱城流,环城皆奇石. 洞穴幽且深。可算得奇山异洞冠天下,秀水碧波入画图。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那次去桂林,是乘的飞机。着陆前从天空俯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座座刺出地面的山头,像尖尖的宝塔,缓缓流动的碧水似一条条飘动的彩带,环绕在座座宝塔周围。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另外,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
这一天晨起,我便早早来到市中心游览“独秀峰”。只见其峰挺拔峻峭,在霞光的映照下,像披上一身紫袍金带的显贵,所以又名“紫金山”。沿独秀峰西麓,攀306级石蹬到南天门,即达独秀峰顶。立顶远眺,周围数十里的奇峰异景尽收眼底。独秀峰东边漓江西岸是“伏波山”,它突起千尺,东枕漓水,好像大将临江,镇守碧波。山麓有珠洞,洞中有一下垂石柱,离地寸许。传说汉光武中兴时伏波将军马援,为平定南疆,曾在这里试过剑,一剑将石柱砍断,故名“试剑石”。伏波山有百余件石刻,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题名和米芾自画像。
雄居市中心的还有“叠翠山”。其山峰翠叠,石纹横布,彩翠相间,形如叠彩。
再穿山腰风洞,过“望江亭”,登石阶200余级,便达“明月峰顶”了。这里是纵览桂林漓江山水的最佳处。
桂林城东的“七星岩”,又名“栖霞洞”,洞分上中下三层。远古时代原是一条地下河,距今已有百万年以上。
西北郊的“芦笛岩”,比七星岩更为精致与锦绣。它位于光明山南侧的山腰,是一个囊状的岩穴。从一个洞口进去,满目都是绚丽非凡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峰、还有薄脆透明的石幔,璀璨艳丽几乎溢出香味石花、石果以及各种矫健的石兽,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更有石琴能发出丁冬悦耳的琴声,还有能响动春雷一般的石鼓。真是一所布局精巧紧凑的“大自然艺术之宫”。洞内全部游程长约500米,从另一洞口出来,才发现进出两个洞口相距只是咫尺,可见“光明山”真是“满腹经纶”了。
桂林自古以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如兴安灵渠、恭城文庙、靖江王陵、桂海碑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等。市区有文物古迹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21处。这些文物古迹都有很高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
到了桂林,那是一定要去游漓江的。
从桂林到阳朔,漓江蜿蜒曲折,穿行在峭拔挺秀的群峰之间,水程八十余公里。沿途江色晶莹,青峰浴水;点点农舍,片片渔舟;茂林翠竹,田园似锦;组成了一幅一百六十多里长的山水画卷。
从桂林乘船顺流而下,首先见到的是“象鼻山”;象鼻山对岸是“穿山”,山上南北穿透的岩洞,如一轮明月高悬天际。“穿山”和“斗鸡山”隔江而立,如两只雄鸡振羽欲斗。再向前,一山如削,直立江边,此地名“半边渡”。从半边渡经“石人推磨”和“桃源”等,就到了“画山”。画山是漓江著名景点,巨壁陡峭,临江而立,石纹斑驳,浓淡相间,远看如一幅群马图。这个天然壁画上的群马,姿态各异,形象逼真。有的引颈长啸,有的低头饮水,有的昂首伫立……有诗说:“自古山如画,如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当年副总理兼外长陈毅,随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归来途经此处时能看出七首,其余随从则只能看三、五首,唯周总理能看九首,可见周总理的非凡之处!
从画山再前行,过“天水寨”就到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景物宜人的阳朔了。阳朔山水之秀美,不逊于桂林,自古有“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称。阳朔有“碧莲峰”,山形如待放莲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峰影倒映江中,波光翠影,秀丽异常。
漓江,真是“无山不洞,无洞不奇”。青峰与奇岩竟秀,碧水与幽洞争妍,可谓“山青、水秀、石美、洞奇”。难怪唐代文学家韩愈形容这里: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