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期是镇压方腊招安宋江的功臣吗

(2017-06-19 07:55:03)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赵汗青

赵期是镇压方腊招安宋江的功臣吗

 

赵汗青

 

赵期(1066——1137)字:友约,祖籍洛阳(今属河南),其父赵寓迁居亳州(今安徽亳州)侨居浙江缙云。北宋开国宰相赵普玄孙。其父秉义郎寓公自洛阳迁亳州,故公亦为亳人。哲宗绍圣元年(1094)进士,官机宜检详文字,除秘书郎。徽宗立,累迁光禄少卿、国子祭酒。连上六疏,切中时弊,迁兵部尚书。以功封武功伯。靖康元年为江南宣抚使,招兵勤王。耿南仲主和,移文退兵,对曰“奉诏勤王,不奉檄止舍”。见康王于行在,封河南郡公,以“虏未灭而进爵,颜何厚”辞。连上十疏请高宗北上,遭汪潜善谗而降职。愤惋乞归,有“谁人共挽天河水,兵迨留守宗泽疏”之句。绍兴七年卒,年七十二。卒谥忠简。

现赵期的后人居住浙江缙云、丽水、青田、武义等地。基本缙云为大多数。著《九望》、《九怨》,大抵皆忧国悯世之意,已佚。事见《五云赵氏宗谱》卷一八《赵忠间公言行录》、《摘芳外集•宋故银青光禄大夫卫尉少卿河南郡公墓誌》。赵期之墓在于缙云县城山岭头。墓载雍正《浙江通志》。

在小说《水浒传》中,宋江被招安之后,奉诏征讨方腊,过程之惨烈读来让人热血澎湃。不过,这毕竟是演义,历史的真实是什么样子呢

    因为花石纲流毒千里最终造成了方腊起义,而方腊起义也不是宋江镇压的,相反是在《水浒传》中被塑造为草包的童贯所为。力主平叛的是兵部尚书赵期。特别是在招安宋江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方腊,北宋睦州青溪县万年乡堨村人,1120年,朝廷派人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的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贪官朱勔乘机敲诈百姓,大发横财。大家恨透了他,方腊一看时机成熟,十月,联络青溪一带的摩尼教徒,众人在漆园誓师,宣布起义。

起义军打的旗号,是以诛贪官朱勔为名,帮源、梓桐为据点,不断向外扩展。十一月初,方腊建立自己的政权,自号“圣公”,与北宋王朝分庭抗礼,连续攻占了很多县城,最后进逼江南重镇杭州。杭州知州赵震见事不好跑了,起义军进入杭州。愤怒的民众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掘了蔡京祖父的坟墓鞭尸,不久,起义军人数已在百万以上。

这时候的宋江在忙什么呢?

当时朝廷为了增加收入,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征收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宋江联合愤怒的民众,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1119年正式宣告起义。起义后不久,宋江带领队伍就离开了梁山泊,转战于山东青、齐与河南、河北一带,和宋军打到1121年,互有胜负。

再说方腊起义军,他们势如破竹,东南大震。宋徽宗大惊,不知如何是好。此时,赵期建议任命谭稹为两浙制置使,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调集兵马十五万,水陆并进镇压起义军。童贯率领的十五万军队是北宋精锐部队,1121年二月,宋军包围杭州,赵期上书宋徽宗下诏“招抚方腊”,但被方腊拒绝。童贯率官兵猛攻,方腊亲自指挥抵抗,由于城中缺粮,起义军被迫撤出杭州。

也是1121年二月,宋江的起义军从江苏沭阳乘船进攻海州,被赵期推荐的海州知州张叔夜所派伏兵包围,损失惨重,退路又被切断。此时又是赵期在朝堂上建议招安宋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宋江不得不率众投降,接受朝廷招安,成为宋朝官军中的一部分。

三月,方腊率起义军再次进攻杭州,在城外被王禀打败。杭州失守,起义军节节败退,最后退守帮源洞。宋军包围帮源洞,最后,方腊和妻子被俘,藏匿在洞中的七万起义军被杀,方腊等人被押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被杀。

可以说宋江和方腊几乎同时起义,其军事实力相当

也就是说,宋江招安之后,留给他打节节败退的方腊只有一个月时间,史料中从没有说他去征讨方腊,不过按照宋朝以暴制暴的方针,他极有可能去,但绝不是主力,一点出彩的地方都没有,否则史料必然涉及。

但屡屡为朝廷出谋划策的招安宋江镇压方腊的功臣中,应该首推赵期。

赵期不单是位军事家,还是位诗人呢。有诗为证:

临安自述  

尘生宫阙雾濛濛,万骑龙飞幸越中。

在野三闾君不顾,乘轩卫鹤懿何功。

虽知四海同文久,未合中原武备空。

星落夜原妖气满,汉家麟阁待英雄。

其二

临安皓月色如圭,清景伤时一惨悽。

未见山前归牧马,犹闻江上带征鼙。

鲲为鱼队潜鳞困,鹤处鸡群病翅低。

正是四郊多垒日,波涛早晚静鲸鲵。

感时

谁人共挽天河水,尽洗中原犬虏腥。

角巾私第不复言,兵迨留守宗泽疏。

自述

万木阴中一草庐,溪风山月弄清虚。

主人静坐心无物,读尽人间未见书。

其二

高山流水兴无穷,杖策携琴踏软红。

莫怨子期呼不起,请君一曲奏南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