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赵汗青 |
白居易人格魅力为何能影响后人千年
赵汗青
先说说李白的人格魅力,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志气、豪气、骨气。也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精神,“输肝剖胆效英才”的精神,“安得折腰事权贵”的精神。
杜甫一生都在汲汲求士,用儒家的传统思想要求自己,他希望通过仕途,达到自己兼善天下,济世救民的政治抱负,这可以说是他终生不渝的追求。但杜甫在追求的道路上却自始至终是一位洁身自好,不贪图享受的人,这也是他人格魅力的闪光点。
而白居易儒、释、道俱佳,官、酒、文全爱全精。白居易从小校书郎起,文官至封候,死溢文,皇帝(唐宣宗)亲书诗文祭奠,亘古几人?有人拿李白、杜甫跟白居易比较,李、杜实在是捧不上手。大唐给了李白和杜甫他们机会,他们当不好官不说,连家长都当不好,又怎能替政权守牧地方呢?你看天大的事,李白也敢“天子呼来不上船(前)”,任谁也不敢用他呀?
所以说;白居易的人格魅力非李白杜甫可比。
白居易的一生,可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
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