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脂批本的“脂砚斋”到底是谁

(2016-05-13 10:02:49)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趙汗青

《红楼梦》脂批本的“脂砚斋”到底是谁

 

趙汗青

 

我们都知道“脂砚”是一块砚石的名称。这块砚石原本是明朝万历时期名妓薛素素调和胭脂用的,砚背刻有明代著名文士王稺登的一首五言绝句。实物是在四川发现的,今应藏在吉林博物馆。1973年,当代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就曾在《文物》第二期上专文绍《红楼梦及曹雪芹有关文物叙录一束》。

后来,这块“脂砚”流传到清代,有一个收藏者就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脂砚斋”。1927年以后,在国內陆续发现了多种标明“脂砚斋评” 的《石头记》传抄本,因此,“脂砚斋”这个人究竟是谁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和争论,但至今尚未调查清楚。清人裕瑞的《枣窗闲笔》说: “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斋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 他认为“脂砚斋”主人就是《红楼梦》作者的叔父,但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却说脂砚斋应是史湘云。“脂砚斋”主人到底是谁,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出来。虽然我们不能最终确定是谁,但从书中的许多批语来看,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脂砚斋”这个人对曹家情况十分熟悉,跟曹雪芹的关系肯定非常亲密。

所谓“脂砚斋评本”(简称“脂评本”或“脂批本”) ,是概括所有《石头记》八十回传抄本的总名。因为这些传抄本上保存的评语批语,以署名“脂砚斋”的为最多。但也不止他一个人的手笔。其中还有畸笏叟、梅溪、松斋、立松轩、绮园、鉴堂、王蓝坡、棠村等等的署名。

“脂评本”至今已发现七种,为《红楼梦》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料,有助于后人了解曹雪芹艺术构思的变化和它的创作过程。但对于脂评本的批语(简称“脂批”)问题,红学家们各有论点。胡适认为是“自叙传”,俞平伯的观点是“钗黛合一”。

余以为;“脂砚斋”这个称谓,应是很有才华而又多情的人。

有人说是敦敏。“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庚辰本”21回总批),他把《红楼梦》的“旨义”归结为“戒妄动风月之情” ,着重在“情”字上大批特批下了很大功夫。

敦敏,字子明。清太祖努儿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五世,理事帘瑚玐的长子。他们本来是所谓“天潢”贵族,因为阿济格有罪被赐自居,并且革除了宗籍,所以他的子孙并不贵显。

敦敏干雍正七年(1729)。少年时和弟敦诚同读书于右翼宗学,自此和曹雪芹相识。乾隆二十年(1755),敦敏参加宗学岁试,考列优等。二十二年(1757),他父亲瑚玐在山海关管理稅务,他曾在锦州做过税官。三十一年(1766)任右翼宗学副管。四十年(1775),升任总管。四十八年(1783),因病辞职。

敦敏家住北字内城西南角太平湖旁的槐园,这是曹雪芹常去的地方。

敦敏卒于嘉庆元年以后,年近七十。所作有《懋斋诗钞》。

敦敏并不像是脂砚斋,因为他不多情。

有人说;“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小妾,红楼梦中秦可卿的原型。但也无法证明。还有人说“脂砚斋”就是后人编造的。是否如此?待考证。

    可以说:“脂批”中留下了很多重要参考资料,因为他很熟悉《红楼梦》的创作过程,在批语中记载了曹雪芹的事迹,提供了八十回以后的部分情节;还有些批语介绍了曹雪芹的文学主张和创作意图,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的思想和性格的时代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