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玉皇寺传奇
(小说连载25)
赵汗青 张丙奇
智仁寻药济世人 皇藏峪内得奇珍
上回书说道,智仁法师为寻找钟馗像石,东行灵璧数日,几经曲折,后终得钟馗像石落户宿州玉皇寺。从此,这钟馗像石就成了宿州玉皇寺的镇寺之宝。
康熙19年,江淮闹瘟疫,死了很多人。智仁法师已连续多日没有合眼,头发烧,身发冷,还被划伤了身体,但他仍坚持指挥着宿州玉皇寺众僧们,全力抢治患病百姓,并每日诵经为亡灵超度。
这一天清晨,一位自称叫徐青衣的书生来拜见智仁法师,他说:“智仁师傅,光为亡灵超度,仍是死人不断,只有寻找良药,才能解救百姓于水火。”
智仁法师答道:“贫僧这些日子也正为此事苦恼。无奈,能想的办法也都想了,什么药也都用了,就是止不住瘟疫的散发。”
书生道:“我是古萧国人,小时候就听老人说,皇藏峪里有一种草药叫‘王枣子’,
是一种良药,或许可治瘟疫。师傅你可派人去寻药!”
智仁法师道:“有此良药,如能寻到,一定可治瘟疫,我要亲自前行。”
随即智仁法师唤来大徒弟法学,对法学说了此事。
法学道:“师傅,您现在受伤了,还是我带几位师弟前往吧?”
智仁法师道:“不要紧,我学过医,还是亲自去才行。”
法学无奈,只好招呼了几名师弟,带上干粮,套上马车北行。
话说智仁法师带着法学等一行五人,一路上直奔北方,马不停蹄,来到了皇藏峪。
皇藏峪古称黄桑峪,因昔日峪内长满黄桑树而得名。公元前205年春,项羽、刘邦大战彭城,刘邦惨败,仅和十几名随从辗转逃进此峪藏匿才幸免于难。后来,他登基做了汉朝开国皇帝,人们便将此峪改名为皇藏峪。皇藏峪海拔近四百米。峪内山涯陡峭,峰峦绚丽、洞泉百出、山幽林茂、古木参天,可谓是“山回疑无路,径幽峰回转”。以“奇、秀、险”著称于黄淮海,素有皖北小黄山之称。
由于连日指挥着宿州玉皇寺众僧们抢治病人,并每日为病人治疗,诵经为亡灵超度,又受了伤的智仁法师终于病倒了。
智仁法师这一病倒,可忙坏了法学等人,大家在峪口找了一家客店,七手八脚地把智仁法师抬在床上,眼见智仁法师满脸通红,昏迷不醒。急得大家大呼小叫地喊着:“师傅,师傅!你怎么了?”
几个徒弟之中都是少不更事,只有大师兄法学还有几分见识。他拍了拍几个师弟的肩膀说:“各位师弟,都别急呀,师傅一定是劳累过度,我们赶紧去找个郎中。”
二师弟法海带着哭腔道:“我去找!”
法学连连摆手道:“你拿条毛巾,沾上水,放在师傅额头上,一定有效果。郎中还是我去找。”随即又对三师弟法无、四师弟法涯道:“你俩在此看护,我去去就来。”
三师弟法无、四师弟法涯道:“好,你快去快回。”
法学又问了问店小二:“哪里有郎中?”
店小二道:“出了客店大门,向峪里走,有个瑞云寺,寺里有个老和尚,人称老神仙的会治病。”
法学说了声谢了,便忙着往瑞云寺赶。
法学连走带爬来到了瑞云寺,走进了院子里,只见寺宇三层三院,房间九十余间。前院是藏经楼,雕梁画栋,图案精巧逼真,二门内为正殿,中庭宽广,佛像高大,厅堂宽敞堂皇,飞檐拱壁,气势雄伟;后院为僧房,清雅别致。整个寺院石级层迭,回廊交错,门楣多变。前院一颗参天银杏,至少历时有一千个春秋,依然绿荫如盖;一颗苍劲古桧,盘根虬于,枝叶扶疏。后院古柏挺立,一对父子银杏相偎成趣,厢房前金桂、银桂清香袭人。
院內游人稀少,只有个小和尚在扫院子。法学双手合十对小和尚道:“师兄有礼,请问会治病的老和尚在吗?”
小和尚闻声转头看看,不认识。不过这身衣服认识,忙回答:“师兄是找我家老方丈吧?他正在打坐,我去告之他。”
法学道:“我跟你一块去吧。”说说讲讲进了大雄宝殿。只见佛祖像下,一位老和尚盘腿坐在蒲团上,有节奏的敲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
法学倒头就拜,口中叫到:“老和尚快救救我师傅吧?”
老方丈停止了念经,转过头来问法学:“难道是智仁法师?”
法学心里一惊:阿弥陀佛!果然是老神仙!看来师傅有救了!连忙回道:“正是正是!”
老方丈站起身来,从佛像后面拎了个黄布袋子,喊了声:“徒儿,随我下山救人!”
小和尚应了一声:“哎,好咧!”
一路闲聊未尽,三人来到了客店。进了房间,老方丈也没顾上和法海、法无、法涯寒喧,手搭在高一名手腕上,又翻翻眼皮,解开衣服诊视了一会儿,说了声:“智仁法师身有旧伤,连日劳累,久拖不治已化脓了,现在正发高烧。”
法海哭着问:“那怎么办?”
老方丈道:“别急,我这有良药。”随后唤一声:“徒儿,快烧开水。”
小徒弟喊过店老板,端来青铜盆,拿出一把小刀在火上烧了烧递给老方丈。老方丈喊过法学他们,扶好智仁法师。随即老方丈用刀划开智仁法师的伤口,一阵鼓捣,放出脓血挤净,又从袋子掏出药敷在伤口上,拿出一条长布条缠在腰上,又撬开智仁法师的嘴,往口里倒药水。然后,洗了洗手坐在一旁。不到半个时辰,智仁法师睁开了眼睛。法学喜的直叫唤:“老神仙,你这是什么药?怎么这么神呢?”
老方丈笑了笑道:“据当地民间传说:当年刘邦带着一帮哥们自芒砀山斩白蛇起义,被秦兵追得无处藏身,便一口气跑到徐州正南萧县东南的这座深山(当时称芒砀山)——皇藏峪里避难,山上正好有个山洞,刚好容下他们十几个人,待他们躲进去后,刘邦叨念道:要是能有一块巨石把洞门挡起来就好了。话音刚落,从山顶上忽地滚下一块巨石,正好把洞口遮挡得严严实实,好像天然屏障,只听秦兵乱嚷嚷,却没有发现他们,一场灭顶之灾擦肩而过!一帮难兄难弟很是称奇。
在这里,刘邦与弟兄们休息养伤,生怕走漏风声,不敢下山求医买药,就在山上走访山民如何用草药治疗发炎溃烂的伤口,山民听他们的口音相仿。因为丰沛与萧县在秦时都属徐州,古有乡亲之称谓。刘邦注意约束下属,山民也不甚恐慌。有山民王二之妻王二嫂子告之:此山中有种神奇的草药,可以治疗恶疮刀伤,大凡高烧不退、恶疮缠人、久治不愈的疑难顽疾,只要用了此草药,可以药到病除。其夫王二曾身患无名肿毒,因无钱医治,王二嫂子就挖了一些这种野药,王二连服带洗后即愈。从此,地方山民便家家备用,以对付身家平时的意外之灾。
刘邦闻听大喜,以重金相请王二嫂子给受伤的弟兄们治疗。果如王二嫂子之言,此草药,不仅内服能解化脓发烧的重伤号,外伤擦洗也很见奇效。没用多长时间,刘邦的一帮弟兄又生龙活虎起来。弟兄们看着王二嫂子用这么随身抓来的草药给大家治好了伤病,认为这是上天派下的菩萨救活了他们。为了记住王二嫂子的恩德,他们把山上这种到处生长的草药,就喊成了‘王二嫂子’。
刘邦的夫人吕雉,四处寻找丈夫,这次费了月余才找到此处,大家吃惊吕雉的本事了得:一个女人家竟然能够在离家一百多里的深山老林里找到刘邦!吕雉笑着告诉大家:这哪里是我的本事?实在是你们的福气呢!我是在你们住下的地方,看到天空中有五彩祥云笼罩,所以我就朝着五彩祥云的指引,一下子找到了你们。大家听后十分谔然,且又是一阵称奇,忽然有人纳头跪拜刘邦,大伙儿喊道:‘原来我们都是沾了刘季亭长大哥的光啊!’‘刘季才是大富大贵的真命天子!’‘不然,我们藏地的上空怎能出现五彩祥云!”“还有洞口的这块大石头……’‘今后咱们大伙一定铁了心跟您打天下,等您富贵了千万别忘了弟兄们啊!’
自从吕雉上山以后,看到王二嫂子对弟兄们照顾得如此周到,也十分感谢王二嫂子的大恩大德,看到了淳朴的山民和山峪独特的地形地貌,认为在起义初期,这样的灾难,刘邦轻而易举地遇到了贵人相助,日后刘邦必成大器。王二嫂子这样贤德能干,加上她的天生丽质,虽然长在深山,却有一副侠肝义胆,正是以后必需的人才,于是就建议刘邦纳王二嫂子为妾。吕雉自小跟随父亲学习八卦易经,尤得父亲吕公真传,精通相人之术,又具有观气望色之特异功能,这不,她才来几天就对王二嫂子产生了好感。
刘邦听后,哈哈大笑:‘夫人差矣,现在义兵初起,天下纷争,暴秦对我拚命追杀,我无立足之地,况力量弱小,现在哪能考虑到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就此打住吧!多谢夫人美意,刘季有夫人您已是上天赐福了,岂敢他想!况且王二嫂子对我们有恩,岂能拆散人家婚姻。’因这里不是久留之地,刘邦便命令大伙在王二嫂子的指导下就地采挖草药,阴干备用,人手一份带在身边,出发后如同干粮一般随身携带。
从此‘王二嫂子’跟随着汉军打天下,也成了汉军将士密不示人的利器宝贝。后来的人不知道‘王二嫂子’草的来历,就误喊成了‘王枣子’、‘王爪子’。
到了刘邦称帝以后,为了纪念这段神奇的经历,便在此处建了一座寺庙,寺名就叫‘瑞云寺’,香火至今旺盛不衰。刘邦藏身的山洞就叫作‘皇藏洞’,此山峪也就改称‘皇藏峪’,沿用至今。在皇藏峪,民间还保留着用王二嫂子煮茶的习惯,俗称“王二嫂子茶”。当地流传一句话:‘喝了王二嫂子茶,啥病来了都不怕。’”
如今《萧县志》也记载有民间煎服王二嫂子药液治好无名肿毒、恶疮、肺结核、肿瘤癌症的病例。
智仁法师后完后,双手合十拜了拜老方丈:“阿弥陀佛!”
法学问道:“老神仙,你是怎么知道我师傅患病的?”
老方丈道:“我这瑞云寺的和尚几乎都是本地人,他们的家人时常进寺送食物柴火,听他们介绍有五位僧人装束的人来到山门外,又听有人说起宿州玉皇寺,宿州玉皇寺名扬神州,比我这瑞云寺可大了去了。我也知道江淮闹瘟疫,宿州玉皇寺有个智仁住持,为救治百姓做了许多善事。想必你们一定是为了寻药而来吧?”
法学连连搖头,口中咕咕哝哝地说:“没想到是这样啊!我还真以为是活神仙呢?”
老方丈又道:“我这寺里还有一部分备用的“王二嫂子药”,
智仁法师可先带些回去,老纳再派些僧人和山民进峪里采集,然后送住玉皇寺。“
智仁法师点点头道:“大师傅劳苦功高,江淮百姓会记住您的。”随即又安排法学道:“法学你和法海带上“王二嫂子药”
先回王皇寺,抓紧为百姓治病,阻止这场瘟疫。为师和法无、法涯留下进峪采药,要多采些草药带回,送往淮南一带疫区。”
法学道:“师傅身体尚未康复,还是我留下来吧?”
“不用争了,去吧!”智仁法师回道。
法学、法海无奈拜别了方丈、师傅带着“王二嫂子药”,
坐上马车向南疾驶而去。
智仁法师向方丈拜了拜道:“大师傅,有劳了!我要进峪采药。”
方丈回礼:“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