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赏张家启的水墨山水画《江山多娇》

标签:
很美作者艺术创作和尚老一套 |





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赏张家启的水墨山水画《江山多娇》
文/摄
我们先看这幅十二米长的山水画《江山多娇》,其人物之古拙,树石之嵯峨,加以山峦重叠,烟水凄迷,悬崖峭壁,江水浩荡,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从张家启近期的水墨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而不是因袭陈旧的画法。他既吸取了中国山水画传统的许多精华,也吸取了西洋画法的某些优点,然后融化到他自己的画法中去,形成一个新的统一的风格。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发现有四王吴恽的笔墨技法的某些影响,也很容易会发现有垢道人和石涛和尚的传统画法的许多痕迹。可以这么说:他的笔墨是无一笔无来历的。不过,你却不能说:他的画法那一笔是四王的,那一笔是垢道人或石涛的,而只能说这是作者自己的。他已经把中国山水画的许多传统技法,融会贯通,化到他自己的笔墨中,真正形成了他自己的新风格。如果要问他自己的笔墨是什么来历,那就只能说,他的笔墨乃是来自生活,他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练出自己的笔墨技法来的。他没有把传统的山水与现代景物生硬地加在一起,而是从內容到形式全线突破了老一套。他的作品也不是拼凑中国山水画和西洋水彩画在一张画面上,而是独具一格的完整的中国山水画。当然,他自己的这一套艺术语言的形成,也曾有过一个过程,而且从他目前的作品来看,这个过程现在也还在继续着。可以想见,由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笔墨技法是逐步成熟的,他自己这一套艺术语言不但是逐渐形成起来,并且是逐渐在发展的。
一个画家在创作实践的道路上,由于开始尝试和摸索一种新的风格,到完全掌握住并且肯定地建立起一种新的风格,这是极为艰难的不断奋斗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论长短,总要经过若干曲折,其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重要的关健和转折点。系统地总结这个创新过程的具体经验,当然要依靠画家本人才能做好。但是,别人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意见和看法,帮助总结各个画家创新的经验。这种经验的总结是运用典型去指导一般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具有最大的说服力,比一切抽象的议论要有力的多。
著名画家吴作人大师曾说过:“中国古人画山水讲意境。意就是理想,境就是现实。”张家启在长期艺术创作实践中,就非常注重意境的结合。由于他的努力,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山水画作品,相当成功地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结合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中,有各种各样的皴法。断定一幅山水画有没有笔墨,是什么流派,主要的可以从不同的皴法上来区别。所谓皴法就是用画笔蘸着一定程度的浓墨或淡墨、干墨或湿墨,采取侧笔、卧笔、顺笔、逆笔或旋转笔,在画面上皴擦,以表现山石的阴、阳、向、背的不同光线和石质结构的不同特征。各种皴法因为表现形式不同而有种种名称,如斧劈皴、披麻皴、荷叶皴等等。他的《江山多娇》这幅作品中所用的皴法,就有了这几种的形式。画面上,山峰巍峨雄伟,江水迀回曲折,上下错落有致,构图毫不呆板。全幅用墨不多不少,充满了诗歌的节奏感。而且水墨淋漓,富有中国水墨画的特殊韵味。在水墨浓淡深浅之处,给人以五光十色的感觉。中国画史上所谓“墨分五彩”
当我们再一次欣赏着他的山水画作品时,不能不受到艺术美的感染,引起强烈的感情激动。有句话叫“好画如诗”
因此,如果要问:张家启的山水画美不美?回答一定是很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