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沧海桑田七千年之 宿地陴湖考(105)
(2013-08-04 21:26:39)
标签:
汗青异物何物东西可鉴文化 |
宿地陴湖考
陴湖在宿州东北70里。《魏书·地形志》说:“斛城有五丈陂,西有陴湖”。《水经注》说:“陴湖水东至朝斛亭。”又说:“陴湖水上承甾邱县之陴坡,南北百余里,东西四十里,东至朝斛亭。”《铜山县志》载:“宿徐之界有陴湖,周数百里。”唐代白居易在苻离居住时,常与刘五、张仲素、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等人游陴湖、流沟、武里诸胜,诗酒盘桓。
《太平广记》中有一则关于陴湖的故事:唐代,有一渔者在陴湖网获铁镜,亦不甚涩,光犹可鉴,面阔五六寸,携以归家。忽有一僧及门,谓渔者曰:“君有异物,可相示乎?”渔者曰:“无之。”僧曰:“闻君获铁镜,即其物也。”遂出之。僧曰:“君但却将往所得之处照之,看有何物?”渔者如言而往照之,见湖中无数甲兵。渔者大骇,复沉于水,僧亦失之。耆老相传,陴湖本陴州陷落所致。有关陴州事图籍未有记载。
陴湖产稆生稻,视为“天生圣米”。马端临《文献通考》云:“宋太平兴国元年四月八日,宿州符离县陴湖稆生稻,民采食之,味甘如面,称为圣米。”
据历代旧志记载和《中国历史地图集》标志,今之夹沟东、支河附近之康湖鸭湖、吕湖,潘湖、田湖、路湖等地,即是陴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