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沧海桑田七千年之 高滩萝卜似雪梨(98)

标签:
汗青产品成碎瓣村落古镇 |
高滩集位于墉桥区东北,濉河南岸,宿蒿公路旁,东连孙瓦房,西接灰古,南临蒿沟,北靠永安镇大秦村,属灰古镇。
高滩集很古老,相传古代为姓张的大梨园,后来因地塌陷成湖,由于黄河所带的泥沙,逐渐沉积成滩地。根据古代人喜欢择高而居的习惯,后有高姓移民,占据高滩,开荒造田,人口逐渐积多,形成村落,故取名为“高滩”。
由于高滩在濉河、唐河之间,受黄水冲积,形成了独特的产品“高滩萝卜”。
高滩萝卜久负盛名,又名里外青。绿叶细长,个儿俊俏,形如牛角,诨号“弯腰青”。一般体重在400——500克左右,生长入地三分之一,饱受光露畅和,青韵丰满,皮薄肉嫩,体内水分晶莹体透,一旦落地,便摔成碎瓣,故誉名“落地酥”。生吃入口脆嫩,辣甜味美,爽口生津,老少皆宜,被誉为水果萝卜。当地人说:“宿州有三怪,萝卜都当水果卖……”熟食红烧、烹、炒均可,汤味鲜美。另外可腌制萝卜干,纤化酱萝卜等。
据医学界论证:萝卜营养成分很高,有“十月萝卜小人参”之称。不但是人们日常蔬菜,而且是酒席上的佳肴,具有解酒消腻的功能。另外,由于萝卜含有介子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增强食欲,有顺气、化痰、治喘、解毒、利尿、补虚之功能,所以人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高滩萝卜始于何年何代,无人考究,但它的美味和医疗作用却不断地吸引人们,使它成为高滩集的主要经济作物,宿州市的一大特产。因其美味深受人们欢迎,名扬宿、徐两州,制成的萝卜干,远销北京、上海等地。为高滩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