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宿州沧海桑田七千年之美丽小镇西寺坡(75)

(2013-06-29 20:07:06)
标签:

宿州

同时

墉桥区

多音字

公社

宿州沧海桑田七千年之美丽小镇西寺坡(75)

 美丽小镇西寺坡

 

 沿宿怀路南去,不远处西拐,翻过津浦铁路,向北有个美丽的小镇,东南接固镇,西连桃园镇,北临朱仙庄。这就是西寺坡。

同其他乡镇不同的是,西寺坡既没有古老的传说,也没有动人的故事,原先是一片旷野。这片旷野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使大泽乡成为全国知名的乡镇,同时也带动了西寺坡。因为当时西寺坡属大泽乡,是大泽乡的一片旷野。

清朝末年,开始建津浦铁路,铁路经过这块荒芜的土地时,给这块古老的旷野,带来了生机。1912年津浦铁路修成,当时的政府准备在这儿建火车站。位置选在距水池陂南三华里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西寺坡镇政府所在地。因这里是一片荒野,无名无姓,所以取名为“水池陂”。“水池陂”三个字的汉语拼音因为“shuichipo”,因而,三个字译成英语的每个字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应为“SCP”。由于当时搞设计的外国人,把“水池陂”三个字译成英文字母“CSP”,并上报了当时的政府。这样一来,水池陂就变成了西寺坡。因为“陂”字是个多音字,即可读“pi”,也可读“po”。并沿用至今。

如今,西寺坡仍因大泽乡而出名,因为距西寺坡不远处有:涉故台、雪花山、鸿苑路、隐王庙等因陈胜起义而出名的古迹。另有大泽乡、龙王庙、高口、水池几个著名的集镇。

大泽乡,是个古集镇,有两千多年历史,因陈胜、吴广起义而得名。

大泽乡周围数十里,原为浩淼的泥泞沼泽,雨季白茫茫水泽,旱季一片荒凉的茅草。随着岁月流失,地壳变动,河水所带泥沙的冲击,湖面变小。到了战国时期,形成了一望无际的芦苇地带,属楚国领地。由于楚国长期受秦国袭扰,国都郢一迁再迁,最后迁到了寿春。随迁的居民分居在淮河两岸,大泽乡也有移民居住,他们围湖造田,开垦荒地,逐渐形成村落。秦朝统一后,在全国分三十六郡,设蕲县郡于浍水滨,大泽乡距蕲县只有十里之遥,设乡制,隶属蕲县。陈胜吴广起义后,筑台于大泽乡,士兵分居在盟台周围,由于地势低洼,陈胜命士兵抬土垫之,形成平原。由于该乡属水乡泽国,故命名为大泽乡,沿用至今。

龙王庙位于墉桥区东南,津浦铁路东侧,原设有龙王庙火车站,后改为芦岭火车站,距墉桥区政府所在地25公里,东接花庄,西连大泽乡,南临固镇,北依西寺坡。

龙王庙的来历很简单,在历史上这里常发大水,人们传说,天上行雨是龙王的事,龙王共有四个,东海龙王,西海龙王,南海龙王,北海龙王,以东海龙王敖广为首。因此,人们为了不受水灾,保证岁岁平安,五谷丰登,由地方豪绅牵头,捐资、集资盖龙王庙。庙内塑有四海龙王像,每逢发水,百姓们烧香磕头,乞求龙王开恩、保佑。因有龙王庙,四周烧香的人增多,逐渐形成村落,人们便以龙王庙为村命名,沿用至今。

高口原名为关老庙。在古代这里是大泽乡的一部分,后来逐渐行成平原,汉朝时期有移民居住。明清时期,非常崇拜关羽,关羽的地位逐渐代替了姜子牙而成为武圣。有人在这里盖了座关帝庙,庙内塑着关羽,两边带着周仓、关平。人们为了求平安,纷纷来此烧香磕拜,逐渐形成村落,遂以关老庙名之。因村靠近浍河渡口,往来行人较多,村子不断扩大,形成集镇,而集镇以高姓居多,因而又改名为高口。

高口位于墉桥区南部,距墉桥区政府所在地24公里,东接固镇任桥,西连陈村,南临浍河,北依龙王庙、大泽乡,政府在1950年设高口乡,属湖沟区,1958年设高口大队,划归西寺坡,1961年成立高口公社,1963年改为大队,1980年恢复高口公社,1984年恢复高口乡,至今为高口集。

受陈胜起义的影响,抗日战争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反日爱国英雄,最著名的就是傅克兰。

傅克兰,墉桥区崔园人,嫁西寺坡杨明耀为妻,人称杨大嫂。

1941年的一天夜里,宿东抗日游击队干部沈维芳、李苏、刘晓华三人因执行任务,来到傅克兰家,傅克兰很高兴,为他们安排了住宿。翌日黎明时分,日伪军包围了村庄,并挨家挨户搜索游击队人员。值此紧要关头,傅克兰机智沉着,要同志们听她安排。沈维芳是本地人,傅克兰让他充当帮工;李苏是外地人,傅克兰不让露面,让他藏在床底下;刘晓华与她年龄相仿,让他充当自己的丈夫,装病卧在床上。

一切准备停当,敌人进了门。敌人首先发现了沈维芳,沈维芳肩担水桶,按照傅克兰所说,沉着应对,没有引起敌人的怀疑。敌人进屋后发现躺在床上的刘晓华,见他头裹毛巾,呻吟不止,便上前盘问。傅克兰说丈夫得了重病,正在找医生治疗。敌人看傅克兰同刘晓华年龄相当,信以为真,放过了刘晓华。但敌人到处乱搜,傅克兰怕他们发现床下的李苏,便急中生智,故意将油灯碰倒。李苏趁机逃走,傅克兰就势向李苏相反方向跑,故意引起敌人错觉。等敌人发现,他们已在大雾中脱险。

傅克兰的行为,不但表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智慧,还增添了西寺坡的美丽。

                                                   (赵汗青编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