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宿州 沧海桑田七千年之濉河起于故道入洪泽(48)

(2013-05-08 20:12:15)
标签:

濉河

故道

洪泽

文化

宿州 <wbr>沧海桑田七千年之濉河起于故道入洪泽(48)

濉河 起于故道入洪泽

 

濉河流经老符离,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发源于砀山废黄河故道,流经萧县、濉溪、墉桥区、灵璧至泗洪入洪泽湖。

濉河是淮北地区主要河流之一,流域面积381.3平方公里,在墉桥区境内长34.9公里,流域面积232.2平方公里。符离闸上显示水位:多年平均水位,最低年份为26.83米,最高年份为29.5米。

濉河上有著名的“符离晓渡”遗址。明洪武二十四年,即公元1391年,在符离古县城的中心濉河上建永济桥,人称符离桥。由于桥几经风雨,坍塌数次,修复数次。至清朝乾隆三年,即公元1783年,宿州知州尤拔世,把坍塌桥改为浮桥,不久浮桥坍塌。知府张开仕修驿路,设桥兵,用船渡行人。由于符离桥当时为官道,来往行人特别多。每当清晨,雄鸡报晓时,两岸万人争渡,车马喧闹。朝霞映在濉河里,照着行人的影子,行人沐浴在朝霞里,影子映在水里,在两岸苍翠欲滴的树林映衬下,和着近村的鸡鸣,构成一幅美丽壮观的水墨画。人称“符离晓渡”。清朝乾隆皇帝过此,曾亲题碑匾,在符离桥的旁边,一直有碑上刻“皇恩浩荡”字样,直到“文革”碑匾被毁。清朝宿州知府李心锐有诗云:“谁唤符离渡,苍茫送客舟。野烟低水面,初日上滩头。两岸人声聚,中流浪影浮。前村鸡唱晓,黄叶一鞭秋。”足见当时盛况。

    濉河上另一古迹为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史载:宿州市城北二十里有濉河,河南有一高台,台上树木茂盛,野草丛生,人称“白堆”。当地人说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遗址。东林草堂所在村唐朝称毓村,现在称东菜园。 

                             (赵汗青 编文)

宿州 <wbr>沧海桑田七千年之濉河起于故道入洪泽(48)

宿州 <wbr>沧海桑田七千年之濉河起于故道入洪泽(48)

宿州 <wbr>沧海桑田七千年之濉河起于故道入洪泽(4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