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俞伯牙墓 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2012-11-07 20:34:00)
标签:

俞伯牙

高山流水

情感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文/摄  趙汗青  

 

记忆中的高山流水故事是在楚地,那么绝世音乐高手俞伯牙怎会葬在位于皖地的安徽固镇县湖沟镇境内呢?带着这个疑问,经固镇县委宣传部安排,在县委宣传部孟涛先生、固镇县老年书画协会会长李辉先生、湖沟回乡创业大学生张斌等人的陪同下,车从固镇县城出发,前往该县西南部的湖沟镇香山庙村拜谒俞伯牙墓。

坐在车里,我没有欣赏秋收完毕的田园风光,脑海里不时地隐隐地闪现着两千多年前的那段情景。席地而坐,两手随意一划,青山拥着抚琴人躲开红尘,躲开哗杂,开始吟唱。一座山,一江水,一叶舟,一张琴。宁静淡泊,儒雅至极。飘逸的弹者在水中温柔着灵巧的十指,七根心弦有节奏地和着绿水歌唱。唱出一种幽娴神韵,一种恬淡的灵性。高山流水遇知音,是对“高山流水的另一种阐述。两千多年前俞伯牙与钟子期借鼓琴而相知相惜。俞伯牙一代琴师,而钟子期乃一介樵夫,是音乐让这两个本无交点的人相遇,相互地欣赏。“瑶琴摔碎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子期已死琴声绝,泛泛之交何其多,伯牙之琴声因子期而焕发生命力,唯有子期才会读懂其中深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然而,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谁人?千百年来,谁人不叹知音难觅!有些东西,因为稀少而愈显珍贵,令人神往。

时空,像风华绝代的女子,由远而近,姗姗飘鱼需要水,鸟需要巢,人需要知音。知音犹如鹰之两翼,折断一翅,鹰将永远不能击射长空。知音已死。心事赋琴,弦断有谁听?

琴碎,音绝。姗姗飘满腔热泪,仰天一喷,鲜血吮吸着残琴断弦。千万颗心在颤抖。乐为知已者奏。知音已亡,留琴何用?

青山依旧,绿水依旧。千古名曲还会响起。可是,谁能诠释“知音”二字呢?

落尘轻烟墨似画,高山流水追梦人

高山流水,刚柔并济。我想,以高山流水喻现代的女性再恰当不过。高山,透着男性阳刚之气;流水,又不失女性的温柔。柔情似水,乃本性所致,而高山,是生活所迫。女人是水做的,柔情似水,那是天性。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外表的柔弱,需要内心的坚韧来支撑。现代的女性,应做一棵独立的木棉,以树的形象傲立,而不是缠绕的绿藤。

高山流水,我在用心品味……

车至香山庙村,此时,田野的风轻轻的,一条寂寞的水泥路通向俞伯牙墓。

静谧的夕阳悄悄的隐退着,这是一首黄昏的小诗,这是属于一个人的秋天。长眠了两千多年的俞伯牙,默默地看着面前土地的每一场丰收。他,已不再操琴。他只是每天都把这夕阳写进日记里,把对钟子期的思念叠起。一个人的香山,一个夕阳照射的村庄,毎天都是这样,一片宁静,因为,已没有了钟子期。

 

固镇县老年书画协会会长李辉先生介结:今年5月,印象高山流水·高端论坛在固镇举行。中国琴会会长龚一,著名古琴艺术家成公亮,中国琴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青等古琴艺术家出席论坛。中国琴会向固镇县授予“知音古琴台”牌匾。

传说一;春秋时期晋国上大夫俞伯牙曾在固镇香山抚琴弹奏《高山流水》,与樵夫钟子期结为知音。如今,伯牙墓就坐落在固镇湖沟镇十里村香山庙自然村。

传说二;当年俞伯牙死后是从粉红江漂到香山,后当地人遂葬之。

固镇县政府为了加强保护,特意设立一个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碑。如今俞伯牙墓冢已成为著名景点。

史料载伯牙,姓伯,名牙,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俞伯牙的墓碑设计为一个树立的古琴造型,墓碑前,还有一块墓志铭,简介俞伯牙的生平,专门提及高山流水。

大家在此留影,还分别环墓冢走上一圈,发挥一下思绪,遥望天空,好似天边响起——“高山流水”的悦耳古琴声!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走近俞伯牙墓 <wbr>聆听两千多年前的那首高山流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