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

(2011-01-29 09:15:59)
标签:

郑崇道

垓下

大汶口文化

文化

文/图 趙汗青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郑崇道,1963年出生在垓下,现任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旅游办主任、垓下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在垓下,除去垓下研究会会长丁玉群外,另一位名人就是他了。在他身后的标志牌上有几句话可谓是垓下的经典之句;"文明之源,汉兴之地,爱情之城。"2009年,垓下遗址荣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里也有他这个垓下民间考古学者的贡献。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郑崇道参加工作20余年来,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捜集文物、考古研究上了。因为知识渊博,镇委领导慧眼识珠任命他为旅游办主任,专门接待来宾,负责讲解工作。这是郑崇道(左一)在垓下遗址上搜集文物,并向来宾讲解文物知识。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郑崇道(左一)身后就是2000多年前著名的洨河,今名沱河。他的脚下就是大汶口文化城址北门。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只要有空闲,郑崇道都会跑到垓下遗址上淘宝,噍,他又找到几块5000多年前的谷类作物化石标本,马上给北京的考古专家请教呢。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在平常人眼中都是破烂货的古物是无人问迹的,而在郑崇道眼中点却是宝。这不他又捡到几块“宝贝”。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郑崇道向记者介绍说:“垓下遗址地处淮河流域下游,是淮河流域一处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其遗存曾受到周边文化的强烈影响,后来成为秦末楚汉战争垓下之战的主战场。遗址主体为一临水台地,沱河经由遗址西侧绕北东流,四周有土垣,平面呈不甚规则的圆角长方形。很久以来,该遗址一直被认做秦汉城址,经考古钻探发现台外边有壕沟,城内有台形基址、成片红烧土堆积和窑址、水井、沟槽等遗迹。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垓下城址的年代主要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秦汉两个时期,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始筑于距今51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汉代增筑的城墙,还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排房一组、台形基址一座,陶窑一座、墓葬11座;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初期及秦汉时期的灰坑74个,沟12条;汉代开凿大型水槽1处、水井3口;宋代墓葬2座等,计出土各时期文化遗物约400件。”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郑崇道向记者介绍说:“照片上的专家都是国字号的,他们大都多次来垓下考古、考察,为垓下的定位起到了权威作用。”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垓下城址作为皖北地区第一次发现的大汶口文化城址,对于探索中华文明原始文化的传播融合等学术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收获增添了许多待解之谜。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这是郑崇道在垓下发现的一块秦代以前的青砖,他把这块砖拓出来后,发现上面有几十个不同的图案。由此可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郑崇道(右一)与垓下研究会会长丁玉群在交流。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

民间学者郑崇道与"垓下"的不了情
 垓下荣获"AA级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安徽省政府优秀旅游乡镇",郑崇道功不可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