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垓下之战》之 虞兮奈何
(2010-12-24 17:30:49)
标签:
虞姬沐阳县项羽军事 |
文/趙汗青
第十五章
虞兮奈何
一
看到项羽的脸上所流露的愁虑、焦躁、愤怒、仇恨之色,项羽爱妾虞姬来到他的身旁。
传说虞姬是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国君的后人,因春秋战乱在很年幼时就随父母亲沿着黄河(今已成黄河故道),一路向东流落到洪泽湖北岸虞溪(今江苏沐阳县颜集镇虞溪村)生活。至于到底叫什么名子,恐怕早已无法考证,只能知道她得祖上是虞国国君,做了项羽的小妾后,大家就称她虞姬。对于项羽来说,虞姬虽是小妾,但是“蕙心纨质,淡秀天然。”才貌双全的女子,绝对是一位比正妻更适宜为军中伴侣的佳人,虽不能花前月下,但可以浅斟低唱,可谓是人间清福;因此,对虞姬是宠爱有加……
虞姬生就一张白里透红的瓜子型脸蛋,脖颈细长,眉宇娟秀,乍一看便觉得美得出奇,俨如画中的绰约仙子,而第二眼再一看,便觉得她身上别有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和眉宇、嘴角间隐隐潜藏的倔强、孤傲,高雅、大气,这却是任何一张画中仙子所没有的——她的美是举世独一无二的。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项羽悲愤地说:“我揭竿举义,诛灭暴秦,历时八年,身经百战,纵横天下,所向无敌!不料今天落到如此地步,看来难免兵败身亡。想那刘邦乃无赖小儿,好色成性,而你又如此美貌,他断不会放心你的。”
虞姬的一双眸子又柔又亮,又像徜徉着花蜜般的甜美;往昔那股隐藏在她眼角眉梢的,混合着孤傲的倔强之色在突然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甜甜的笑意,一直扩散到她整个脸庞,乃至于整个人。
她的肤色很白,又加上穿着一袭白衣,立在大帐中,整个人在火光旁恍惚一位仙女;她整个人的线条看起来非常的柔和,柔和得展露了她整片心田中所徘徊着的思绪和盘据着她全部思绪的人影……
她就静静的立在项羽身旁,久久不说话、不动弹,但是心中的秘密却随着她全身所散发出的绝望的感觉一起泄漏无遗。
虞姬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美人,更是第一位女中丈夫!
她感到人的生命就如这营帐中一枝摇曳的松明火把,发出一片微而不定的光芒,等到松油流尽,松炬成灰之时,便无声无息的消失了;青春美貌算不得什么,荣华富贵也算不得什么,葬礼再隆重更算不得什么……
二
虞姬的情形史书记载甚少,史记记载也不过渺渺几笔:项则夜饮,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至于虞姬的结局,《楚汉春秋》作了补充。
当年项羽在随叔父项羽渡江西进后,曾回故地寻宗。沐阳青年虞子期带着妹妹虞姬来找项羽投军,还是少女的虞姬第一眼看到项羽威风凛凛地样子后就爱上了他。在少女虞姬的情怀中:项羽就是我的梦中情人,他会娶我的!我这一生只属于他!从此,她就跟着项羽上刀山下火海,南征北战,无怨无悔!而吕雉则不同,吕雉一生当中有两个男人是她心中的英雄,一个是爱她的刘邦,一个是她爱的项羽。
年轻的时候,虞姬就像只小小的花蝴蝶,陪着心目中的英雄飞到东来飞到西。等到她成长清醒的时候,刘邦的势力已经坐大。但这是不能怪她的,她只不过是一个需要保护需要照顾的小女娃,她生来就是安安心心地服侍好楚霸王的。她的情敌虽然是吕雉,但她不怕!她知道,大英雄心中只有她!
每当项羽在外苦战,虞姬就守在帐中等项羽回来,时刻挂念着前线的战事,心里七上八下。有一天项羽回来,虞姬连忙把他迎入帐内,但见项羽形容疲惫,神色仓皇,精神狼狈,不像从前得胜回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英雄气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项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带着笑脸,轻声细语,小心翼翼地问起前方的战事。当她听到项梁战死的消息时也不禁失色,悲伤万分,可脸上又不敢现出惊慌的神色,怕惹起项羽的烦恼。她连忙命人摆上早已准备的酒肴,借着美酒,替项羽解闷消愁。这种时候她只能把悲伤的泪水偷偷咽下去。
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三
这一次垓下之战,虞美人越发消瘦了,越发沉默了。她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她的澄澈、发光的大眸子里出现了一种由悲哀、惊惶、焦急和期待等情绪混合组织起来的痛苦表情令人心酸。爱情在各人身上有着各种不同深浅的层次和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表现形式。
虞姬认为自己是挚爱丈夫的,同时她深知自己也被丈夫所挚爱着,并且各自以在当时社会条件允许的最大限度的热烈形式表现出来。她静静地等待着项羽的归来;在过去,每次战事后项羽归来,那都是她一生中最幸福和最值得回忆的时节,丈夫项羽是有文化的,他不单学习《孙子兵法》,而且还爱读《楚辞》,背《诗经》。有一天,他朗诵起《楚辞》,那铿锵激昂的声调仿佛还在耳边。他读的是:
……苟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慢慢地她睡着了,进入了梦境,她只觉得眼前好象有飞蛾,一个个扑向意识的火焰中。突然,她惊醒了,大帐中的灯火已经熄灭,在这漆黑之中,在她闭上的眼睛里,仍然出现无数随时变幻着形态的光圈。它们一会儿凝成长方形,一会儿凝成斜方形,一会儿凝成菱角形以及各种更加复杂、无从象形的形态。在各种形态中间,闪铄着水晶一样透明、宝石一样发光的跳动着的光点。在那光圈中心,不时出现一个高高的、消瘦的、憔悴的、长着满脸胡须,混身血迹的他。他手握宝剑横在颈上,仰天向上。
……虞姬不敢再想下去了,她有着一种不详的预感,她决定要先他而去。
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把“万人敌” ,还有钟离昧、季布、郑荣及十几个将军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了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冲回垓下,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几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应是第一回。
虞姬心中流着泪,但依然坚强地面对着项羽。
人生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而且还是一切都由不得自己;但能够为天下第一位大英雄而死,应该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她双手持剑,载歌载舞,她深知,与心爱的英雄诀别的时刻到了。为了不让项羽分散精力照顾和牵挂自己,以便集中全力突出重围,她下定了要了结自己的生命去殉项羽霸业的决心。于是,军帐鼓声中,响起了她满含深情、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哀婉凄绝的歌声;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一曲歌罢,引颈自刎,满腔碧血,洒落君前;一颗芳魂化作凄美的虞美人花;一幕霸王别姬的凄美悲剧从此千古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