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27 鸿门宴
(2010-10-22 08:50:49)
标签:
军事 |
鸿门宴
一
由于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项羽威名大震,被诸路将领推举为上将军,带领各路起义军四十万人,浩浩荡荡地杀奔函谷关。
此时,有密报传入:
“刘邦有意称王于关中,要任秦王子婴为相,要将所有的秦的珠宝、美女和土地据为己有。”
这时军师范增对项羽说:“刘邦从前在关东的时候,贪财好色。现在入关咸阳,呆了几天又出来了,对财物丝毫不取,对妇女也不再按近。由此看来,他的志向不小啊。”
到了关下,项羽又得知刘邦又派遣了守关部队,顿时大怒,命令英布攻破函谷关。
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东北,当时是秦国的东部边境。)下,英布陈兵列阵,一阵猛攻,就这样很快把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给拿下来了。
二
公元前206年12月中旬,项羽入关,进驻鸿门(今陜西临潼东北)。扬言与刘邦决战。当时项羽军四十万,刘邦军不足十万,双方力量悬殊。
位于黄土台地上的鸿门,其地形犹如一座迷宫,因为雨水的长年侵蚀,黄土地到处下陷,没下陷的地方就像低矮的城墙,又像奇形怪状的断崖,仿佛巨魔用爪子遍地挠出来似的。项羽的帅营位于一块断崖之上,那地方形状恰似一座在野外打仗时筑就的堡垒。
刘邦万没有想到项羽的军队这么快就出现在关中,自度力量不敌项羽,便找张良商议对策。
这时,项羽的亲叔父项伯,时任左尹一职。他夜访张良,劝他逃走,不要跟着刘邦一块儿送死。论说这项伯能力是有限的,只是因为他是项羽叔叔,按自古以来的哲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点,项伯就成了专为项羽管钱物的官了。由于项伯和张良是至交,因为项伯过去杀过人,是张良救了他,所以项伯便要报答张良。
张良趁此机会,便拉拢项伯与刘邦结为儿女亲家,要他代刘邦向项王陪罪。刘邦又在项伯面前假假的声泪俱下,其泪晶莹剔透,其情感人至深,直令项伯一口应承。
项伯对刘邦说:“明天你赶早来向项王陪罪。”刘邦答应了。
项伯又连夜赶回军中对项羽说:“若不是沛公先打进关中,你怎么能不费力气地进关呢?现在人家立了大功,你还要去攻打他,这是不义的。明天沛公要来陪罪,趁这机会好好招待他。”项羽答应了。
三
第二天清早,刘邦带着随从来到鸿门,来到项羽帅营门口,匍匐在地上爬到项羽脚下,差一点舔到项羽战靴的尖头,他头抵着地,声音颤抖地一件件为自己分辩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军,小人怎敢有非分之想?”又请求项羽原谅。
项羽看到刘邦那副可怜相,顿时怒气消去一半。
随后,项羽设宴招待刘邦、张良他们。项羽和项伯东向而坐,亚父范增坐向南,刘邦向北,张良西坐在使者之位。
坐定之后,刘邦又装出一副情意恳切的样子,首先发言说:“我和将军同心协力灭了秦朝,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没料到我先进了关,今天能在这里见到将军,实在是万幸。将军你才是当天下的盖世英雄,天下豪杰莫不膺服,这称王一事,舍你其谁?不知是哪个小人播弄事非,让将军与我不和,还请将军明察!”
几句话就把项羽说得冰释前嫌,性情直爽的项羽,被刘邦的这一席话说得飘飘然起来。脱口说道:“听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你要当关中王。”
刘邦忙起身又是打了一通哈哈,两人便你一杯我一杯的边聊家室,边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起来。
项羽的谋臣范增见项王没有杀掉刘邦的意思,就把手中的酒杯一摔大声说:“男人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就要做个英雄,要以争夺天下为己任,哪有这么多的儿女情长!”
深谋远虑的范增多次使眼色示项羽快动手,杀掉沛公。
可项羽只顾与刘邦叙旧,根本就不看范增眼色。
张良见状马上接口说:“沛公能有今天,多亏项大将军的提携,沛公对此是念念不忘的。正好,一段日子没见面了,难得一叙。再说这次先拿下了咸阳,按照楚王和诸候的约定,本可以先立为王,但沛公说什么也不愿意称王,就是为了等大将军你来定夺!”
“要不是大将军项羽老弟,我刘邦根本不可能有今天!我是个讲义气的人,永远听从大将军的,任你派遣!”刘邦说。
本来商定好的,以项羽掷杯为号,埋藏在幕后的刀斧手一齐出动,迅速了结刘邦性命的。但项羽就是不发令!
其实项羽本就不想杀刘邦,他不想用这种下流手段对付刘邦,既不光彩,又违背道义。因此,对范增几次举起所佩的玉玦的手和眼色根本就不理睬,继续和刘邦说些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范增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径直出门派兵把项庄叫来,让他舞剑。
项庄是知道范增让他舞剑用意的,便入帐向刘邦敬酒,敬酒毕,便向项羽说:“君主和沛公饮酒,军中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请准我表演剑舞,用以娱乐嘉宾。”
项羽说:“好!”
项庄于是拔剑起舞,一边舞剑,一边杀气腾腾地靠近了刘邦。项伯见势不对,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演剑舞是假,杀沛公是真。连忙站起来拔剑与项庄对舞,用身子保护刘邦。
这个混蛋项伯,实在是楚军的一个奸佞,他完全忘记了他是项羽的亲叔叔,他有为项氏家族夺取天下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可惜这时他脑中只有刘邦昨晚对自己的好处,他及时出手挥剑挡住了项庄的致命一击。
张良见情况危急,赶忙离开座位,去叫刘邦的侍卫官樊哙。樊哙是一员猛将,当年在沛县街上杀狗卤肉为生,刘邦娶了吕雉后,常跟刘邦混,吕公见他高大雄武诚实本分,就把小女儿吕媭嫁给了他。
樊哙问道:“里面情形如何?”
“事态十分紧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恐伯是随时想刺杀沛公!幸亏在项伯抵挡着,我看也撑不了多久!”
“这事非同小可,我进去和沛公同生共死!”樊哙说。
只见他全身披挂,带着宝剑,持看盾直撞军营,打倒把门的卫士,来到宴席边向西立。由于过分激动,他的头发都竖了起来,瞪圆着一对虎眼,眼角也张裂流着鲜血。
项羽大吃一惊,按剑起立大声地道:“你是什么人?”
张良忙说:“是沛公的随身护卫樊哙。”
项王不知道是刘邦和张良预先安排好的, 一的竟回答不上来。沉默了一会。
项王说:“好一个壮士,你请坐吧!”并赏赐给樊哙一只生猪腿。
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下来,樊哙也不客气,坐在刘邦身边把盾覆在地上,把猪腿放在上面拔剑切着猪腿大口嚼起来,不一会儿一条猪腿被他吞食而下。
项羽一看还夸赞他说;“真是壮士!你能喝酒吗?”
樊哙借题发挥了一番,他站起来说:“我连死都不怕,一碗酒还有什么可推辞的!楚怀王和各路诸将领约定,谁先进关,谁就做关中王。如今,沛公先进了咸阳,本该做关中王。可是,沛公进关后却秋毫无犯,等待大将军来安排,所以要派将士守护函谷关,是为了防范其他盗贼进来,以防发生非常的事故。我们沛公如此的劳苦而有大功,没有封侯之赏,大将军反而听信小人的话,要杀害劳苦功高的人。樊哙愚见,你这种做法和残暴的秦朝有什么两样?”
项羽听了沉默了一会儿说:“你坐!”
樊哙便又坐在张良旁边,大家又恢复先前的气氛中,继续喝酒聊天。
老谋深算的刘邦, 趁这机会,冲樊哙和张良一使眼色,推说上厕所, 溜出了军营。张良和樊哙也一前一后来到厕所商议对策。
刘邦说:“我要走了,但是出来时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呢?”
樊哙在旁说:“姐夫,这都啥时候了,我这两下子对付别人还行,可人家那是霸王啊!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俺们还是赶快跑路吧!”
樊哙(前242—前189年),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豯、韩信等,为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第一心腹,楚汉时期仅次于项羽的第二猛将,是一位大汉名将。封舞阳侯,谥武侯。
张良说:“沛公你和樊将军也别回去了,赶紧走吧。”
刘邦心里这样想但嘴里还假惺惺的说:“这样不好吧?有点不讲礼貌了!再说我们走了你咋办呢?”
张良胸有成竹地说:“我只是一介书生,想那霸王也不会怎么我的。”
刘邦连忙点头:“是的,是的,只是委曲先生了!从这条小路到我军驻处,不过二十里而已。你估计在项羽来不及追我而我能先到军中的时候,再进帐向项羽辞谢。”随后,独自一人骑马,在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步行护卫下,抄小路慌忙跑回自己军中。
刘邦走了之后,张良估计时间,算算刘邦已到军中,就进帐向项羽告罪。
张良说:“沛公不胜酒力,所以不能进帐向大王告辞。特命张良奉献上一双白玉璧,拜谢给大王足下。玉斗一双,拜谢范增将军足下。”
项羽问:“沛公现在在哪里?”
张良说:“听说大王对沛公有督责其过之意,甚为恐惧,因此自己先走了一步,此时想已回军中了!”
项羽便接受了白玉璧,放在座上。范增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剑一击,玉斗粉碎。
在刘邦和项羽的这第一次政治较量中,范增已经看出,项羽一定要败在刘邦手中。他感叹说:“唉!这个年轻无见识的人,不足以共谋大事。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刘邦!日后我们肯定都要成为他的俘虏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故事。刘邦利用项羽年轻,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弱点,虎口脱身,保存了争天下的实力。
历史上一段最为著名极富传奇色彩的“鸿门宴” 就这样来了一个华丽转身。在这次宴会,我们同样为项羽犯了一个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错误而痛惜!
而当初也极力支持干掉刘邦的英布和彭越,在得知鸿门宴上放跑了刘邦,都认为项羽有妇人之心,对项羽便有了意见。
提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盛宴最大的牺牲品是曹无伤。最出名的是项伯。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他根本就不配当项羽的亲叔叔,他为了个人利益害了项羽。也正是他的胳膊肘儿朝外拐,使得他们项氏家族从此失去了一统天下的绝好机会。就在垓下项羽兵败时,他就脚底抹油,全然不顾侄儿的安危,跑到汉营张良帐中独自偷欢去了。以至于被刘邦赐姓刘氏,封为身阳侯,连祖姓都给改了。
冥冥之中,楚汉争雄的时代到来了,难道这就是命运使然?
果然,四年之后,又是一个12月的寒冬,范增的话还是应验了。
——项羽山穷水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
(近日发现某地报刊上有俺的博文发表,但作者名子却是别人。俺一气把本博文全删了,敬请理解。另外,关闭评论是为了节约好友时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