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垓下之战》9  四面楚歌(续二)

(2010-08-31 16:06:10)
标签:

军事

文/趙汗青

 

 

这一夜,西北风狂猛,风筝正好飘在楚营上空。张良升空后,一会儿吹箫,一会儿唱歌。这箫是赤玉琢成,是黄石公传给他的异宝之一。当时,黄石公告诉他:“此赤玉箫也。是秦穆公爱婿箫史之物,乃为至宝。今授于尔,十年后始得一奏。” 算来时距张良得箫之期己够十年,平时他珍藏甚密,从未用过。今天一试,果然不同凡响,其声穿云裂石,惊天动地。

张良博学多才,遍游天下,各地的乡音俚语他都能略知几句。这一次正是时机,他先教会汉兵学会各地民间小调,然后派他们到垓下城邑外,当夜幕来临便齐声唱歌。楚营军士连续几夜听到天上有这种声音,四周又传来楚歌,而歌曲又是那么清晰,那么真切,那么惊心动魄,都以为是天神或仙人所为。这楚歌声声,有如万箭穿空,惊心动魄。悲怆的歌声响彻云霄,冲击着楚军每一个士兵,乘着歌声的翅膀,士兵们仿佛回到了楚地,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个熟悉的村庄,远远地,他们看到了白发亲娘和妻儿正坐在柴门前痴痴地盼望。大家个个泪流满面,人人动了思乡之情。

这是多么让人揪心的一刻啊,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楚营兵士军心大乱。就在这一夜,专为项羽管后勤的混蛋叔父项伯,悄悄地卷起珠宝钱财跑到汉军队伍里去了。那些楚军士兵们闻听项伯跑了,有一些人也跟着偷逃了。但是,大部分楚军士兵不散。

项羽闻听萧声楚歌也备感奇怪,特别是有一首楚调所唱:

“人心皆背楚,

天下已归刘,

韩信屯垓下,

  要斩霸王头。”

这首歌,更使他惊异不己,难道汉军已攻进垓下城邑了吗?而且这歌声是那么刺耳,那么惊心,难道真是天神所为吗?这是天要亡我吗!项羽大叫两声,口吐鲜血,昏倒于地。

 

稍懂军事的人会说:一支军队的实力,四分之三是由士气构成的。这句话不一定科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气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精神要素,一支军队的士气高低,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胜负。

孙子说:“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夺其气,意在竭其力,挫伤敌人的锐气,激励自己部队的士气。

士气,属于政治思想的范畴,自然和战争的性质分不开,和爱国心、民族感、家乡情分不开,和士兵的思想情绪分不开。所以,军事家张良用“夺气” 的谋略,当然也就包含着政治上瓦解敌军的工作,终使陷入困境的楚军丧失斗志,加速了项羽在垓下之战的失败。

 

后人有诗称赞张良:

“少怀壮志一书生,

博浪挥椎击暴秦。

垓下楚歌弥四野,

  管箫远胜万千兵“。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夺敌士气,不战而屈人之只兵。”这两句成语大概就是指张良的吧?

“散楚山前摆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至今在安徽省灵璧县娄庄镇东南部境内的好几十座山村里,还在留传着张良吹箫退楚军的故事。

 

明代沈采在他的“千金记”里,也再现了当年楚军听了楚歌之后的思想状态。

  (调寄《醉太平》)

听楚歌叫人可伤,思亲泪汪汪,

品梅花铁笛弄断人肠。

俺爹娘在哪厢?家中妻子悬悬空。

俺这里要归,归不得,空思想,

罢、罢、罢、把铁衣卸却早还乡,早离战场。

(调寄《楚歌引》) 

      俺只见四野苍苍,俺只见四野苍苍,

      又只见银河朗朗,当此景教人真可早还乡!

      一声清,半天星月朗。

      一声悲,孤雁飞过潇湘。

      一声咽,猿鹤寒霜,使离人泱泱,寸断肝肠。

 

    楚军帅帐内。

有歌声传来:

一生辜负情多少

碧涯弹泪晓

玉盘残恨扫清霜

哪堪怨旧念不成行

愁云惨淡秋声碎

空有悲情泪

莫为迷梦心意酸

怕对清风明月素光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