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6 十面埋伏(续4)
(2010-08-21 16:59:41)
标签:
军事 |
文/趙汗青
九
垓下之战仍在继续。
第三场战斗开始——
项羽率兵迎战。
这一次楚军摆列的是个头硬屁股重的阵势。项羽把军队列为三线,前列步兵一字排开;精锐部队放在后列;骑兵配置在左右两翼。作战企图是:用步兵一举突破汉军正面,以减少第一线进攻部队的阻力,鼓舞第二线部队的勇气,依靠第三线的精兵和两翼骑兵包抄夺取最后胜利。
韩信依仗兵多,也摆出一个相应的方阵。同样把军队列为三线,但打破了通常用后一线各队去掩护和填补前一线各队间隙的鱼鳞排列法,而是将三条阵线上的各队都重叠排列,在阵中留出一条条通道,并在通通中配置少量的准备相机后撤的轻装步兵,以便在诱使楚军前列队伍穿过时,仍能保持自己阵容的稳定。在军事术语上叫诱敌深入,然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同时,韩信还将英布、彭越的强大骑兵也相对配置在左右两翼,以便对项羽的军队适时进行反包抄。另外,韩信还令第一线的步兵多带号角,必要时以突发的号角震惊楚军。总的作战意图是:避其锋芒,后发制人。
激战又开始了!
先是双方的步兵进行了一些零散接触。接着,项羽为了先发制人,争取主动,就出动骑兵进行冲击。可是,当骑兵冲到汉军的阵前时,被突然而来的号角声惊恐,有的停滞不前;有的转身向后乱冲,倒使楚军乱了阵脚;有的战马则顺着汉军阵中预先留出的通道穿过……
楚军最凌厉的攻势被破了,部队开始慌乱。韩信趁机指挥强大的骑兵从两翼出击,迅速击散了楚军的骑兵。
接下来,韩信又快速调动第二线和第三线的兵力,会同第一线的步兵,向楚军部队正面猛攻,两翼骑兵迂回包抄,从侧后袭击项羽的第三线部队,对楚军形成合围态势,无奈地楚军只好边打边退向垓下聚(城邑)。
周勃、刘贾也带领着汉军更是压着排地紧逼上来,只听号角呜呜,鼓声阵阵,四面八方十队汉军扑天盖地而来,楚军将士拼死搏杀,只见一层汉兵倒下又一层汉兵冲上来,眼见楚军已逐渐被分割包围,象包饺子般地把楚军一个个吃掉。
又是一阵鼓声如雷鸣般想起,士兵们几乎被震破了耳膜;鼓声一停,韩信左边的第一名侍卫手中小红旗向前一指,刹那间,两万名弓箭手有条不紊的从队伍中跃出,分两列向前跑出十几步,“啪” 的一声巨想,第一排人单膝下跪,第二排的人则在五步之后立定,动作整齐划一,而且迅速确实,看得楚军目瞪口呆。
紧接着,韩信右边的第一名侍卫手中小蓝旗向前一指,同时发出了一声大喝;正当喝声未歇,两万名射手已经开始发射,刹那间,羽箭有如飞砂走石般的向着垓下城射了过来,既多得如黑云般的遮蔽了天空,劲道又奇大,不但守在城外的人马中已经发出了悲嘶惨叫,射进城中,连守城的士兵也传出了惨叫,乱成一团。
但,这不过是开场。
下达完成放箭命令的韩信,从侍卫手中接过了八面小旗子,并且从中取出了一面白色旗子,向着垓下聚北门的方向一指,顷刻,一万名穿戴白盔甲的骑兵在一面大白旗的前导下冲向北门,其他的人则发出了地动山摇的呐喊,随着马蹄所掀起的雪泥,形成了一股令人窒息的杀气。这是韩信运用的歼灭战、击溃战。
几百一万名身穿铁甲的武士和一万名弓箭手,在韩信的一声令下冲上去,刹时间,羽箭密如黑网般的罩向垓下城,马蹄齐踏,响声有如暴风雨的袭击,紧接着,十几部大型的云梯推了过来,每一部云梯下都有几百名精锐甲士;跟在云梯车后的是两万名训练有素、身手矫健的步兵,一等云梯架上城楼,一脚就跨过城墙,就在城垣上与楚军展开激烈的血战,城下则是冲刺的骑兵,一望无际,数目多得数不清;震天的杀声掩盖了天地间一切声音。
垓下的守军施以还击,除了从城上投下暴雨般的矢石之外,放箭根本就不能了。汉军已经冲到城墙下死角的,仍是黑压压的一大片;或挖城墙,或沿墙而上,个个奋勇争先;垓下楚军浴血奋战,已经人人带伤,估计最多只能再坚持一、二个时辰而已。
“这将又是一场死战了——”
项羽立刻把手中的令旗交给钟离昧,率亲兵卫队增援守城士兵,他虽然不善于言辞,更不善于表达,但他具有先天领袖的风彩和诚实的外表,是极具感染力的;只见他把头一仰,向着满城的守军展露充满了信心的神采,以坚定的语气指挥,发出慑人的目光,使楚军意志和精神的力量发挥到极至……
羽箭蔽空、喊声震天的战场上,他把自己坚定的眼神化为永恒。
接下来,项羽命令打开北门。
项羽举起身边长刀“万人敌” ,不顾一切的催开乌骓马就向汉军阵前冲了过去;他的动作快速而敏捷,身旁的侍卫根本就跟不上,便紧紧追赶着他冲去。
战场上箭矢密如织云,楚军以血肉之躯苦苦支撑着占了上风的汉军的攻势。被箭矢射中的人马血肉模糊;狂风怒号,喊杀震天,和现场的血腥一起组成了个完整的惨绝人寰;但是,陷入苦战的楚军一见霸王再一次冲向敌营,立刻士气大阵,表现得更加英勇,纷纷冲出城邑来,人人拼死与汉军搏斗,虽然人少,阵脚始终不退、不乱。
项羽一马当先的冲在阵前,一柄“万人敌” 挥舞成一团青光,几十个问他扑来的汉将都做了刀下亡魂,很快便不太有人敢再向他扑来。但是,他这一出城上阵,就进入了汉军的射程范围之内,而他的服饰又与众不同,目标便更显著,韩信一见大喜;更是立刻连连的下令射箭,项羽几番冲刺、挡箭,厮杀中,他的眼睛更显得炯炯有神。
喊杀声与惨叫声彼此交混,听得他越发心血澎湃,怒吼连连;不料,一个失着,一支羽箭射中了他的左臂,他大喝一声,将箭矢连簇带血肉一起拔了出来;人处在热血沸腾中,这一点小伤并没有什么疼痛的感觉,甚至,自己的血液中所散发出来的血腥气越发的激起了他的斗志,他冲刺得更加勇猛,竟连如飞砂走石般兜头而来的箭支都不顾了,手中的长刀舞出了道道夺目的青光,然后飞溅出点点的鲜血……
他杀得红了眼,人在战场上,身上中了多少箭,受了多少伤,已经全然没了感觉,身边的士兵接二连三的倒下,人数越战越少,他也没功夫留意了;天上风雪交加,他整个人浑然忘了其他,心里只余一声声的狂吼,杀!杀!杀!
紧随其后的大将季布也是奋力冲杀,汉军则是死攻不停,只见正值壮龄的季布手持一支长矛,有如神助般的闪起了漫天的银光,而后,以一种快得肉眼难辨的速度刺入了一名汉将的咽喉,银光中飞溅着几点红光,他的盔上甲上溅满了鲜血,有敌兵的也有自己的,但他的体力仍保持在颠峰状态中。
战况更加的激烈了,楚汉两军展开着惨烈的血战……
几个时辰过去了,汉军士兵实在太多,楚军开始支持不住了;这一场战斗是多层次的折磨和考验,到了最后的关健时候,胜负的因素取决于兵力、体力、耐力以及意志和精神的力量。
楚军只好再一次退回垓下城邑里。
十
汉军见久攻不下,停止攻击,采取消耗战术,仍是围城不退。
这一场战役打下来,楚军伤亡一万多人,汉军又死伤五、六万人,垓下战场遍地都是死尸和被丢弃的盔甲、武器,断肢残足,血肉模糊,受伤的战士和马匹发出哀号和悲嘶;一位偏将死状尤惨,全身中了百余支羽箭,其中一箭正中头颅,收尸埋葬的时候竟然拔不出来……
天空已不再飘雪,似乎有点阳光,但气温异常寒冷,洒落的鲜血立刻就结成了冰块和血块混成一片污秽,绵延数里的战场上没有一方净土;一名断臂的士兵痛晕了过去之后被活活冻死,一名战士不忍心自己的爱马在腹部中箭后痛苦哀鸣,别过头,闭着眼睛为它补上一刀,心中尽是荒茫茫的悲凉……
项羽本人也受了好几处伤,轻的是腰、大腿和手臂几处,最严重的是肩上,由于一箭贯穿,便有两个伤口,敷了药还是无法完全止血,渗出来的血水染红了衣服,却在衣服外面结成了一层红霜;大将军钟离昧指挥着士兵为项羽疗伤,当士兵剥开项羽盔甲和衣服后都是一楞,项羽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骑射既精,当然练就了一身强壮结实的肌肉,因此骨健筋突,坚实如铁,再加上征战多年,负伤多次,新旧伤痕遍布全身,每一处的旧伤上都突起一道肉条,新的伤口却是轻则已结痂,重则还在渗着血水,鲜红的血水中则是粉红色的肉和隐约可见的白骨。
刹那间,钟离昧不知不觉的流下了眼泪;可是自己却分不清这眼泪到底是悲是哀还是恸,连自己受伤的知觉也麻木了,像一个在天地不仁的苍茫中迷失了路途的小黑点,无法了解存在于天地不仁中的生命的意义。
酷冷的寒风挟着雪花,呼呼的扑向垓下,凌厉得如刀锋刮削,如箭矢穿心……
日已暮,天未黑。天穹却像死僵了一般,无声无息,静得奇怪,静的可怕。雪又停了,整个天穹呈暗黄色,连带四周的地平线也成了灰暗的黄线。天穹越来越黄,又故意透出红色的底来。穹下浮着万丈红尘,离地越高越红,红尘悬空不动,甚至能看清每一颗红色静止的尘。
这是什么现象?
天在渗血。
这大概就是天变吧?
滚滚的烟尘被疾弛的马蹄掀起来,直要遮人眼目,震耳的喊杀声传过来很是摄人心魄,透过飞扬的尘土看去,遍地是倒毙的马匹和流血的尸首,项羽倚着一根旗杆,发出困兽般粗重的呼吸,血汩汩从前心流下来,滴在尘埃上殷红一片,他手中的刀垂下来,反射出一道寒光,旗杆上赫然写着斗大一个“项”字。
这是一个动人心魄的黄昏,夕阳昏惨惨的,一分一寸的往下坠,在临沉落入地的前一刻,像是奋尽了所有的余力似的,把全部的璀璨和光华一起赶在这一刹那间发散出来,因此,天边的色彩特别壮丽,映照得景象特别辽阔,也看得人分外兴起了一股沉郁和苍茫、悲凉的感受,情不自禁的仰天长啸了起来,而猎猎的西北风吹着,卷沙漫尘,更翻卷着那面直挺挺立着的楚军旗帜。
然后,气竭了,夕阳从半天的余晖逐次黯下去了,终至于整个的沉落,大地全部陷入黑暗……
这就是垓下,一个埋葬旷世英雄们的坟场,这里的战场空前惨烈,鲜血洒成了斑斑墨水,历史的笔饱蘸着书写下最辉煌也最惨淡、最悲壮的一章。
这一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战气萧杀,竟引得苍天也似跟着威怒起来,风声阵吼,雪花飘舞。待杀气散尽后,战场上到处是一具具无法数清的尸体,静卧荒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