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 1 楔子
(2010-08-08 08:02:23)
标签:
历史垓下之战哀歌汉人项羽军事 |
垓下之战
文/趙汗青
楔子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
——垓下战场,楚汉兵马如云,天空,雪花纷纷飘落……
公元前202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而人们往往并不清楚它不寻常在哪里?这一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英雄项羽和他的楚军战败于垓下,汉王刘邦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此,中国的历史上才有了大汉王朝,才发扬光大了大汉民族,才有了汉文化、汉服饰、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以及汉人、好汉、汉子、男子汉、老汉、庄稼汉、懒汉、醉汉等等与“汉”有关的名词称谓。从而,这一些词汇开始延伸到至今,当然还会延伸很久很久……
也就是从这一年以后,汉人的儒生们有了属于自己的皇帝可以效忠了;可以把孔圣的道统传承不绝了;可以有着清晰符号的信念了;可以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豪迈情怀了!
也就是从这一年以后,汉人们真正有了自己的衣冠;成了一个有着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可以拥有着令人骄傲的诗书;可以有着自己的尊严礼义!
也就是从这一年以后,中国的历史上有了“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霸王卸甲”、“乌江自刎”和“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鸿门宴”、“楚河汉界”等著名的历史典故。
对于项羽来说,垓下就是一首哀歌,是他最后的绝唱!而这首哀歌就这样一直悲壮地传唱至今,当然还会传唱地更久更久!
后人评“垓下之战”,说它是世界军事史上最著名的七大战役之首,有“东方滑铁庐” 之称。事实上“垓下之战” 要比“滑铁庐战役” 早2000多年,“滑铁庐战役” 应称之为“西方垓下之战” 才对!
然而,“垓下之战”这首哀歌,既不是属于战败者项羽,也不是属于胜利者刘邦的,它应属于有着古老的七千年灿烂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是属于天下的。何谓天下?明末清初有个著名的汉人书生顾炎武说:“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
在“垓下之战”这场战役中,所有拿着刀剑的人都在疯狂地杀人,士兵在粮草用尽中吃掉所有不能战斗的人,汉军在攻陷城地后整城杀人;“到处尸体陈横,互相枕籍,血流入洨河,河水为尸体所填满”。在铁骑奔弛的路上随意杀人,在各种拿着刀剑的人经过以后,垓下及垓下平原方圆数十里人迹灭绝,“几如天地之草创……”
数十万生命也就永远埋葬在这古老的垓下了……
而西楚霸王项羽呢?后人只能从“垓下歌”中读出他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最伤痛的永远记忆。
一首低沉的、抓人心魂的歌声(朗诵)隐隐地透散开来,仿佛来自禁锢的渊底:
古道斜阳废堑横,山僧云是霸王城。
渡江子弟人千里,盖世英雄土一坪。
野草已腥虞剑血,波涛犹舞楚歌声,
自从败北灭亡后,此是长平第二坑。
拔山力尽霸图休,匹马乌江耻渡舟。
斗碎不知谋士意,剑歌空对美人愁。
楚遗三户亡人国,鲁夺弧城泣主头。
战骨已枯存故垒,野烟寒雨获花秋。
歌声(朗诵)从低声吟哦转入激越的合唱。
雪越下越大……
(近日将连载<<垓下之战>>一稿,敬请好友.博友们给予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修改。鞠躬致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