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洒大自然——访民间环保人士徐明华
 (2010-07-08 08:39:36)
	
			
					(2010-07-08 08:39:36)		| 标签: 环保人士民间环保湿地徐明华固镇教育 | 
爱洒大自然
——访民间环保人士徐明华
 
文/赵汗青
 
春天,带着湿淋淋的脚步,来到了垓下古战场。
三月的风,是那样的轻柔,吹拂着浍河岸边的千万条低垂的柳丝,袅袅飘逸。大概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吧,成群的水鸭在清澈碧透的河中追逐、嬉戏,溅起层层细浪,悠然地向着岸边荡去。
三月的安徽固镇,虽然不象江南那样,早已是春光烂漫,柳绿桃红。但,春分时节的垓下湿地;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嫩苗细叶,苍松翠柏茂密的针叶间泛起的新绿,挺拔的白杨树上挂满枝头的鹅黄色的穗穗儿,还有那迎春花上萌发的细芽,都泻出了无限春光,使人看到处处是一派生机盎然。
固镇:是世界军事史上七大著名战役之首、有着“东方滑铁庐” 之称的“垓下之战”古战场,也就是“四面楚歌”、“ 十面埋伏”、“ 霸王别姬” 等成语的发源地。在这块土地上,时空虽已划破了二千多年,但仍到处焕发着蓬勃生机。这一天,记者采访了正在垓下湿地创作写生的“中国绿色环保画家”、 “中国民间绿色环保人士”——徐明华先生。
徐先生祖藉河南开封,现居上海。1966年,刚刚13岁的他随同父亲工作调动,来到了刚划为县级政府不久的固镇,然后就读于固镇一中。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因受到一中的一位看门老人的影响,而改变了他一生的志向。
这位老人叫孙树凡,是一位就年近八旬的老人。早在1907年,还是少年的孙树凡在家乡安庆,曾亲眼目睹了革命先烈徐锡麟英勇就义的场面,并深为敬仰。30年代,孙树凡与朱自清先生共过事并成为莫逆之交。后来,孙树凡因某种原因碾转来到了固镇一中做校工。那时的固镇一中院内,生长着梅树、桃树、杏树等许多树种。每年三月,花儿怒放,到处都是柳莺、黄鹂、山雀、画眉、绣眼、白头翁在树枝头跳跃鸣叫。然而,不和谐的事件发生了。一些不上学的少年儿童,每天跑到一中,翻越墙头爬进院内用弹弓射杀小鸟,而每遇此事,孙树凡老人便不顾年迈的身体,跑去跟孩子们解释、说教,要孩子们爱护鸟类。后来,老人为保护鸟儿去追赶一位猎鸟少年时,不幸摔成重伤而去世。老人不惜用生命保护大自然生态和谐的举动,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徐明华,从而也萌发了徐先生要走生态绿色环保这条路。
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徐先生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江河湖海、名山大川和湿地。每次出外采风、写生,所到之处,他都是极力地维护生态环保和自然和谐。有一年在去长江三峡的轮船上用餐时,见到服务员把垃圾扔到长江中,他当即找到船长抗议。在庐山含鄱口写生时,当着众多游客面,教育一名中学生不应把喝剩的塑料瓶扔向山涧里。在上海他与卖大雁的贩子做斗争,在普陀山,他与一位在菩提树上刻字的游客争吵,在安徽寿县文化馆见到一株古银杏树被铁丝勒缠而大发雷霆……每年,徐先生都要在上海、南京、合肥、蚌埠、开封、杭州、广州等地举办“世界环境日书画展”、“爱鸟周水彩画展”、“湿地书画摄影展”、“野生动物保护画展” 等等。他还大胆创意策划和参与主办“绿色和平小姐”、“ 环保美少女”、“ 湿地美少女” 等评选活动,以促进人们热爱大自然、爱护绿色生态和平。
徐先生擅长速写和水彩,国画也画的很好。他时常利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大自然风光。他还积极撰写生态环保文章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其中《九灵荟萃迎奥运》、《保护湿地之我见》、《话说中国犀》、《我救了一条红锦蛇》等文章在“中国绿色时报”、“ 中国环境报”、“ 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水利报”等报刊上发表,有些文章还荣获了各种奖项。
近年来,徐先生创作了大量的绿色环保和大自然生态画,特别是“云梦大泽”、“ 湿地风光”、“可可西里”、“虎”、“ 环保美少女”等作品,在国内外许多报刊上发表后,受到了人们的特别关住和喜爱。
 
原文发表於2009年3月《湿地中国》网站。我觉得我们很应该向徐先生学习,学习他这种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和平的精神。所以就把此文再贴出,希望大家都来做一个绿色环保人士吧。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