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世界级大都会,人文荟萃,卧虎藏龙。若走在上海老街上,说
不定那座建筑就发生过什么影响中国的历史事件,或者产生过什么人物,或者
是什么万国建筑之类。这不,来到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就发现,在一条不起眼的
小街,有一幢不起眼的楼房,原来竟是大名鼎鼎的女作家张爱玲的故居。
张爱玲(1920--1995),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女作家。
她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原名张煐。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小学就读
于圣玛丽娅女校,18岁考取伦敦大学,后因战争转至香港大学文学专业学习。是
清末名臣之后。1930年改名为张爱玲,为上海一些英文杂志写评论、散文,1950
年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旅居美国,逝世于洛杉矶,享
年75岁。
1943年她的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被周瘦鹃发在《紫罗兰》
杂志上。随后接连发表《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代表作。
她的创作大多取材于上海、香港的上层社会,社会内容不够宽广,却开拓了
现代文学的题材领域。这些作品,既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又突出运用了西方
现代派心理描写技巧,并将两者融合于一体,形成颇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随后,又写有中篇小说《小
艾》,长篇小说《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恋》、《怨女》和评论集《红
楼梦魇》等。
在网上中国最美丽的女作家评选中,张爱玲超过三毛、王安忆等女作家而居
于榜首。许多国人对她的了解还来自于以她同名小说拍的电影《色戒》。
位于常德路195号的常德公寓,张爱玲1937年,1942年至1947年曾在此居住了
6 年,在这段期间完成了她一生中最主要的几部小说的创作。
由于经常有张爱玲的粉丝来此寻访参观,现住民不堪其扰,故在门上张贴了
“私人住宅,谢绝参观”的纸条,可见张爱玲的影响之大。上海市的有关部门若
能因势利导,开辟一个张爱玲纪念馆,岂不美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