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东南两面濒临黄海,背倚齐鲁大地,以道观、矿泉水、花岗岩而名闻
天下。由此,演绎出了那可笑的崂山道士,酿出了好喝的崂山啤酒,打造出了庄
严坚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崂山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乃海上名山,道教仙山。
崂山不愧海上第一名山,山体从海平面拔起,显得高大巍峨,有君临天下之
感,沿途山海相拥,水天一色,风景如画。仅南线就有青蛙石、玄武洞、八水河,
太清宫等众多景观。
原以为崂山不过一小山尔,未曾想,该山方圆上百公里,群峰竞秀,道观
遍布,景点众多。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有“泰山虽云高,不
如东海崂”的说法。
崂山有七大景区,分中南北三个线路参观游览,我们是匆匆而来,时间有限,
故只走了南线:太清游览区。
崂山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我们在
暮色中,参观了太清宫。该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前临太
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
据导游说,全真教派的特点是,不娶妻、不食荤。其教义如何,尚需了解。
史载,汉时有江西瑞州府张廉夫弃官来崂山修道,筑茅庵一所,供奉三官
大帝,名“三官庙”。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道士李哲玄来此修建殿宇,供
奉三皇神像,名“三皇庵”,后称“太清宫”。 金章宗明昌年间,全真道士丘
处机、刘长生等曾在此弘阐全真道。
该宫现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共有房舍150余间。宫内有
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3座殿堂。
奇花异树很多,有汉柏、唐榆、宋银杏,还有盛开的明代茶花树。
崂山太清宫的铜铸香炉造型美观、做工精巧
宫内建筑布局则高低错落,既工整对仗,又曲径通幽,很有格调
就地取材的花岗岩石屋石墙,都很美观、结实、耐用。

从唐代生长至今的“龙头榆”,为宫中奇树
别说,还真有些龙的气概,栩栩如生呀!
太清秋色真是令人炫目,啧啧赞叹
层次感鲜明的透彻之美,使游人深深陶醉
崂山红叶展现出惊艳之美,连香山红叶也自叹弗如
这座又矮又薄的小墙,就是传说中的崂山道士墙,其貌不扬!即便如此,不肯
吃苦、不肯付出的王生怎么能穿越此墙,徒留不学无术,撞破头额的笑柄!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他写下的《劳山道士》几乎妇孺皆知。
道教传奇人物张三丰,曾在此修行,留下了不少真迹。
老君峰下的三皇殿,气势不凡
崂山道士的后继者们,好像在诉说修行之艰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