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文科,特别是新闻学院学生必读文学书

(2010-06-28 11:35:29)
标签:

转载

分类: 读书笔记

 

文学是文科生的母乳

文科学生的看家本领是写作,是不同类型的写作,不同层次的表达

抛开当作家,文科学生在不同的领域都需要很好的写作和表达

无论媒体,无论政界,无论企业策划公关,无论更高级别的文化节目创新

都需要很高水平的文学表达

 

文学,是艺术之母

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电视、广播、报纸,都离不开文学的灵魂

 

对于新闻学院的学生来说,有许多媒体的技术、技巧需要学习

但作为土壤和肥料的一直源源不断的供给的是文学的素养和储备

一本书,一首诗,一个句子,会变成媒体所需要的一个个单词

 

媒体,追求的是客观、真实、公平

或者说是“真实感”

但,怎样做到?

这就是一个系统问题了

如何表达?如何更好的实现?

 

 

梳理媒体的大家、名家、名记者、名编导、名主持的成功

都离不开文学化的思考和表达。

 

所以,根据我自己的第一记忆和阅读经验,先列举一下书目

选取标准主要在于他们的结构、叙事的基调、形象的独特性、整部作品的气场、氛围、文字的陌生性和简约化和出其不意

 

训练词汇表达、训练语言节奏、训练讲故事

(后期我再进行丰富)

 

中国的:

鲁迅的《野草》《呐喊》《彷徨》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萧红《呼兰河传》

何其芳的诗集《预言》

曹禺的话剧《雷雨》(学习他的戏剧高潮)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叙述的调子)

孙犁《荷花淀》

郁达夫《沉沦》

冰心的散文集

外国作家纪德的散文集《人间的食粮》

 

周涛、余秋雨的散文集

张承志《黑骏马》《绿夜》《北方的河》和他的散文集

余华、格非、苏童早期的作品《河边的错误》等

女作家张洁的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

王安忆的早期小说集,例如《本次列车终点站》

王蒙的作品

于丹的作品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必读)(80年代的作品)

徐星的《无主题变奏》

 

我更喜欢国外的作品:

《圣经》(必读一部分。文字的圣洁、简练、直达目标)

《古兰经》(月夜下的朗读)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他影响了新时期的中国作家)

 

还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群。比如《玉米人》、《蜂巢》《博尔赫斯作品集》

莫泊桑的小说

法国作家米歇尔.托《变》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的《情人》《广岛之恋》《长别离》(叙述的语调、时空跨度的自然)

 

还有俄罗斯的《契科夫文集》《艾特马托夫小说集》《静静的顿河《屠格涅夫散文诗集》

 

美国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麦田守望者》

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热内的《女仆》《阳台》《黑人》等。

 

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审判》

加缪的《局外人》

 

《神曲》、《荷马史诗》

 

莎士比亚的戏剧

 

诗歌:艾略特的《荒原》《四个四重奏》《史蒂文斯文集》《聂鲁达诗选》《阿赫玛托娃诗选》。

还有叶芝、圣琼佩斯、惠特曼、休斯、普希金、纪伯伦、泰戈尔等诗人的作品(几乎是必读)

 

希腊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乔治·塞菲里斯诗集《“画眉鸟”号》

希腊诗人埃里蒂斯《英雄挽歌》

 

中国的诗人:艾青、郭小川、何其芳、北岛、顾城、舒婷、王小妮、李老乡、昌耀、......

 

海子诗歌作品,必读。

 

还有:《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新周刊》《国家地理杂志》《读书》《收获》等报刊杂志

 

还有一批电影导演的作品、传记

一批纪录片作品

一批画家:毕加索、梵高、高更、齐白石、傅抱石、齐悲鸿等

 

很多,慢慢读吧。

 

 

第五章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 2010-05-06 10:10:14 阅读26 评论0 字号:

 

一、自学导读:

(一)了解:

1.新小说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2.新小说派主要的作家作品。

(二)掌握:

1.新小说派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创新性。

2.《嫉妒》所蕴含的“物化”主题。

(三)分析:《嫉妒》所创造的心理描写的新途径。

二、重难点点拨:

重点: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哪些,《百年孤独》的主题是什么。

难点:在于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表现出的魔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百年孤独》中的叙事结构问题。

三、导学过程:

(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及艺术手法: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及艺术手法指借助某些具有神奇或魔幻色彩的事物、现象或观念,如印第安古老的传说、神话故事、奇异的自然现象、人物的超常举止、迷信观念(如相信鬼魂存在等),以及作家的想像、艺术夸张、荒诞描写等手段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一种独特艺术手法。具体表现为:

1、把实魔现幻化或把魔幻现实化。如给马尔克斯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概括的,把神奇而荒诞的幻想与新闻报道般的写实原则相结合是其主要艺术特征。这种结合还不仅仅是把现实魔幻化或者把魔幻现实化,而是最终体现了一种拉丁美洲大陆所特有的观照现实的思维方式。在拉丁美洲人的眼里,现实与幻想世界不是两个世界,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

2、陌生化的技巧。指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或角度重新加以观照和传达,以重新造成一种新鲜感,重新唤醒人们对这个事物的认知和体验。“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著名理论,他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3、神话化。是受到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青睐的文学形式。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对神话的大量运用也与20世纪神话主义思潮密切相关,同时,拉丁美洲这块有着深远的神话传统的土地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们更普遍地运用神话提供了更充分的根源。

(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中现实与魔幻的关系:

一种看法认为,“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 

另一种看法,则把魔幻与现实看成一个整体,把“魔幻”看成拉丁美洲人观察、体验以及传达世界的固有方式,同时也是拉丁美洲小说家固有的思维与艺术方式,魔幻与现实在这些小说家的创作中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而恰恰是一个统一的世界。瑞典文学院在给马尔克斯的颁奖词中也认为:把神奇而荒诞的幻想与新闻报道般的写实原则相结合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艺术特征。这种结合还不仅仅是把现实魔幻化或者把魔幻现实化,而是最终体现了一种拉丁美洲大陆所特有的观照现实的思维方式。在拉丁美洲人的眼里,现实与幻想世界不是两个世界,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

(三)代表作家作品:

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长篇小说《最明净的地区》《阿尔特米奥· 克鲁斯之死》;

古巴作家卡彭铁尔:长篇小说《人间王国》《消失了的足迹》《光明世纪》《方法的根源》;

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玉米人》;

秘鲁作家何塞·玛利亚 ·阿尔格达斯;

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 》;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四)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省的阿拉卡塔卡镇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文学生涯始于中篇小说《枯枝败叶》(1955)。从那时候起,他的创作特点就已基本确定,即以假想的小镇马孔多为背景,细腻而奇妙地再现哥伦比亚的环境。   

马尔克斯最著名的作品是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这部作品一经面世就立即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好评,并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其作者也因此而成了被西方誉为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现象和风靡一时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代表人物。

1、代表作品《百年孤独》:

(1)内容:《百年孤独》写的是布恩蒂亚创建马孔多小镇的具有开天辟地的神话色彩的经历以及马孔多小镇由盛到衰直至消亡的百年历史。

(2)孤独的主题:马尔克斯从整个拉丁美洲的地缘政治学的立场出发来思考孤独的主题。马孔多是一个封闭的殖民地国家和地域的象征。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掠夺,不仅没有他带来现代文明,反而最终使之走向毁灭。但这种结局对拉丁美洲大陆的政治生命产生着一种政治警示的作用。对孤独与死亡的抗争构成了小说的真正的意图。

(3)艺术成就:魔幻现实主义技巧的集大成;对神话传说世界的再现;独具匠心的小说叙事结构(时间的三个向度:过去、现在与未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