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尚的快乐

(2009-05-27 18:26:10)
标签:

郑培凯

高尚的快乐

书评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短小只是形式,精悍才是实质。

郑培凯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学教授,耶鲁大学历史学哲学博士。《高尚的快乐》中,他以一种气定神闲的姿态讲文说史、谈古论今,言之有物,有见有识,显示了开阔的视野、睿智的思索、独到的现代文化视点和扎实的中西文化根基。

记得以前老师们总是摇头晃脑的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但遇到争议时还总是不求甚解的以答案为准。反正考试也不考这种类型的题目,就这样吧。于是乎轰轰烈烈的,我们都被格式化了。这大概得根源于我们的老祖宗,思想禁锢了几千年,一时半会还真拗不过来,迷信权威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显著特征。要不到了挨不住的时候怎么都搬专家们出来说话呢。

一夜之间,我们到了另一个极端。多元化社会以一种路人皆知的姿态到来了。形形色色的、千奇百怪的、光怪陆离的想法言论们都美名其曰“第三种声音”纷至沓来。于是保守的激进的中立的赞许的批评的谩骂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说不出来的。以前老是鼓励人们换个角度想问题。现在好了,想不换角度都难。所有的谚语格言都被倒腾了个遍,新解也蛮有道理;所有的经典名著都被拿出来质疑,到底他有没有资格被万人景仰?不断的翻案不断的平反,欣喜着欣喜着,疑惑呼之而出:是不是玩的有些过了?这个时代没有了经典,且不管究竟是否炒作,只要问世就必是人人质疑,人人喊打。让人头疼不已。

学问就是学问,人们本应该本着学习的态度去研究它的,现在反倒成了为了“挑错”。而挑错出来又大多为了显摆,看我多有学问,存在了几千年的悖论到了我这里才豁然开朗,我多么人才。于是有错的没错的都变成了错,改对的改错的都成了对。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娱乐占了上风,连严肃的新闻都被娱了,学问还能独善其身多久呢?

郑培凯的这本书告诉我,不要刻意,不要炫耀。当学问遇上了阅历,有了艺术欣赏和浑然天成的帮助,才能碰撞出流光溢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