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張學良身邊三十年
(6)軍閥割據的時代

1912年二月十二日清帝退位,結束了260年滿清政府的王朝統治,也結束了中國帝王的時代走入民主政府時代,但南北政府的對立卻剛剛開始,1912年三月十日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而191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就任的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只能卸任,這南北對立的局面就此展開。
張作霖與袁世凱已屬舊識,對於北平的政府也就更加支持,穩定住東北九省的軍隊讓袁世凱無後顧之憂。同時與日本的軍事顧問開始將原本屬於中古世紀的東北軍隊訓練成現代化的部隊,這一舉動也深受袁世凱的支持,讓張作霖將東北九省的資源全都用在了東北,也因此這十年東北已發展成中國北方繁榮安定的區域,大量的山東河北的居民紛紛湧進,此時的東北漢人已比滿人多了好幾倍,在統治管理上也更加容易了,雖然日俄兩國的東北野心一直沒減少,但沙皇的結束也讓俄國忙於自己的整頓中,此時日本又與東北軍政府發展友好關係,將農業及軍事的項目紛紛引進到東北,這時南方政府也派大批的人員前往日本軍事學校學習,東北也同樣的派出菁英前往上課,此時的東北軍已慢慢具備有三軍的能力不在是從前的保安隊了。
張學良到了奉天後開始學習中國文學及外國語言,但他最愛的還是醫學,但張作霖一直想培養他成為自己的接班人,但一直覺得這孩子心地太善良,時常是多想的太多而意志不夠堅定,因此開始要他參與一些小的軍事行動鍛鍊他軍人的性格,由副官們帶著大公子在軍隊間穿梭,由於在十二歲時母親趙春桂因病過世,所以從小張作霖的二夫人盧氏就對張學良特別寵愛,也養成他自我意識強烈的個性。
張學良在軍事方面對大砲及飛機特別有興趣,這也讓他在後面的軍閥戰爭中有著出色的表現,父親張作霖此時想讓十六歲的張學良安穩成長,就讓在九歲時安排的婚姻早日完婚,張學良從來沒見過長自己三歲的新娘于鳳致,但父親之命不敢違抗只能完婚。1916年張學良結婚後在奉天聽到張柏苓的《中國之希望》的演講,其中一段話刺激了他,那就是﹝中國不亡有我﹞,這句話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