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书架凡事健康情感人生生活 |
分类: 人生的四大秘密 |
思想的力量
第二天,他打电话给纸条上那十个完全陌生的人,向他们请教有关爱的秘密。这着实令他既紧张又难堪,但让他吃惊的是,这些人竟然都很欢迎他的来电,所以他很顺利地分别和他们相约见面。
年轻人对名单上的第一个人特别好奇。他是雨果·普契亚,一位退休的社会学教授,在
人际管理和公共关系方面颇为知名,并著有多本相关主题的畅销书,常被邀请至电台和电视谈话节目里担任嘉宾。
普契亚博士最为精湛的观点是:人类在追求科学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生命中最本质的事物。他经常引述古印度的哲学名谚:「只有当最后一棵树木被砍下,最后一条河流被下了毒,最后一条鱼被捕尽,你才会发现,原来金钱是不能吃的。」
普契亚博士是个六十几岁的长者,手臂很长,头发全白,有着非常温和、甚至有点孩子气的脸孔,因而看起来至少年轻了二十岁,普契亚博士张开双臂迎接年轻人,把他当做久别重逢的朋友般紧紧地拥抱着。年轻人顿时手足无措,因为他根本不习惯和任何人拥抱,即使是自己的家人。
「你见到那位老人了?」普契亚博士一边说着,一边请年轻人坐下。「他还好吗?」他问。
「他看起来很好,」年轻人一坐下,便问道,「他到底是谁?从哪儿来的?」
「我和你有相同的质疑。我也只见过他一次,是在三十多年前。他改变了我整个教学和生活的方向。我是刚在大学教书的时候遇到他的,当时我被安排担任一年级六班的学生辅导员。十个星期后,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失踪了,是一个漂亮、活泼、聪明又敏感的年轻女孩。在她缺课后的第三个星期,我向坐在她附近的几个同学询问关于她的详情。结果竟然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乎,他们甚至连她的名字都不晓得。
「下课后,我臊教务处去,试着问出那位女学生的住处,以及她旷课的原因。教务处的人很讶异地看着我说:『喔!对不起!我以为你已经知道了。』教务处的人把我拉进办公室内,告诉我说,那名学生在两个星期前自杀了,从十楼高的大厦屋顶跳了下来。
「我被这个消息吓呆了,坐在前厅发傻似的想着,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有潜力的学生结束生命?在那儿待了许久……直到我突然发现他正坐在我身旁。」
「谁?」年轻人打断他。
「那位中国老人。」普契亚博士说,「他问我为什么困惑?我就把故事告诉了他。他沉默了几分钟后,说了几句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话。他说:『我们教导学生如何听说读写、加减乘除,教导他们许多我们自认为良好的教育,然而我们却忽略一件最重要的事——如何去爱。』
「他的话对我来说,有如醍醐灌顶,那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只是没有人清楚地点醒过我。我们坐在那儿谈了好多关于爱和生命的观念,就是从那位中国老人的口中,我首次听到有关爱的秘密——十个不朽的原则,它让我们把爱带进生活中,让爱的氛围常驻生命。」
年轻人半信半疑的问:「你是说那些『爱的秘密』真的管用?」
「至少对我来说是,加上我有几百个学生将之落实在生活中,得到了不错的效果。普契亚博士说。
「真是奇妙又不可思议!」年轻人说,「如果真的这么容易,为什么不是人人都奉行呢?」
「问得好!」普契亚博士回答,「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渴求爱的心情比其他需求都重要,是我们忽略了它的讯息。我们热衷于追求其他的目标,譬如事业、金钱和财富的成就,还要追求休闲、娱乐的品质,却忘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想想,还有什么比真爱更重要呢?」
年轻人低头在记事本上写着,普契亚博士继续说:「中国老人交给我一张纸条,上面有十个人名和电话号码。我在七天之内跟所有人联系,透过他们,我学到了简单而实际的方法,并且亲身奉行,体验出许许多多爱的感受。这些方法使我学会建立更持久的爱的关系。这十个爱的秘密同等重要,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思想的力量』。」
「思想的力量?」年轻人重复说着。
「是的,这是改变我们生命最简单的方法。如果心想着愤怒,就会觉得愤怒;如果有着兴奋的情绪,心就会兴奋起来;如果你心想着快乐,你就会真的快乐起来……以此类推,如果心里有爱的思想,就可以体会到爱。改变思想,就改变了心的经历。就是这么简单。」
年轻人扬起眉毛:「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不简单啊。」
「没错,当然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打败自己的心,比打败天下人都来得伟大。』不过这是有可能做到的。我们应该可以相信自己的选择,可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却被教导着去做错误的选择。我们被教育成批判、歧视不同的人。其实,孩子是不在乎不同肤色或信仰的,他们只是单纯地看待每种不同的人。你爱一个孩子,他也会回馈你,因为爱是人类的本能。问题是,童年时对爱的渴望常被他们的父母扼杀了。」
「怎么说呢?」年轻人问道。
「孩子会以父母的行为来建构自己对爱的理解。如果孩子总是被喝斥体罚,就会学习这种行为,以为这种方式来诠释爱。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学习爱及被爱的真谛。只有改变我们的认知和态度,才能走向爱的世界。」
「那你是如何做到的?如何谨记在心呢?」年轻人问。
「你可以从一段『郑重的宣言』来开始改变你的态度、认知和思想。」
「什么是『郑重的宣言』?」
「就是一段话,用肯定的语气念出来,不时重复念诵,或对你自己不断地重复叙述。举例来说,如果你认为永恒的爱是不可能的话,用以下这段话来改变:『我要创造生命中的爱。今天,我要用爱去对待所有我见到的人。我可以很轻易地得到爱的关系。』或者这么说:『我与无与伦比的力量,可以创造爱的关系』。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不相信可以遇到理想伴侣的话,也可以对自己说:『我的理想伴侣会在最恰当的时机、地点出现。』
「以我的经验来说,『郑重的宣言』会改变我们的思想和潜意识。我们的思想决定我们的行动,行动产生行为,而行为就造成我们的命运。」
「要多久复诵一次这种『郑重的宣言』呢?」年轻人问道。
「尽你所能。有人把它写下来。放在车上,或贴在冰箱上等显眼的地方,让自己随时阅读。不过,一天至少三次,早晨起床的时候、下午、晚上睡觉前各念一次。」
「所以只要重复这些『郑重的宣言』,就可以改变思想吗?」年轻人问。
「不!这只是帮助你改变潜意识的认知,你还必须时时思考爱对你的意义,以及去爱别人的意义。据我所知,很少人会认真思考这问题。以你为例,你告诉我去爱一个人的定义是什么?」
年轻人犹豫地想了想,结结巴巴地说:「嗯……这个嘛……我想……爱一个人就是……去关心她,当她需要你的时候,你会在她身边,帮助她。」
「完全正确!」普契亚博士说,「换言之,就是表现出人性中最崇高的仁慈。可是你可以做到吗?如果你不先思考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你怎么关心、帮助他们呢?」
「不能。」
「所以,当我们要去爱一个人的时候,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我们必须先考虑到对方的需求和立场。」
普契亚博士继续说:「刚开始投入工作时,我很天真地以为,老师就是教书嘛!教数学、物理、地理或社会学。可是,我很快就明白了,老师要教的不只是学问,更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不同,一个好老师必须发展出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以便诱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生活层面也是一样,我们要先考虑到他人的需要,才有可能拥有爱的关系。我们要把自己的脚放进他人的鞋子里,意思就是要尝试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很多人的关系是没有爱的关系,他们经常抱怨伴侣不爱自己。可是如果他们不要总是问:『我的伴侣为我做了些什么?』而是反过来扪心自问:『我能为我的伴侣做些什么?』互相为对方设想、体谅和付出,结果会截然不同。这样的伴侣彼此会有被爱的感觉,会把更多的爱回馈回去。如果我们经常对对方进行自私的考量,而非互相包容和关爱,那就很难得到爱了。」
普契亚博士继续说:「凡事由心开始改变——爱的思想引导着爱的行为,以及爱的体验。」
「嗯!不过我还有个问题,」年轻人说,「思想不能帮助人寻得或创造爱的关系。」
「恰好相反!」普契亚博士回答,「你的思想会帮助你吸引到爱的关系,当梦寐以求的女人一出现,你马上会认出她来。」
「我不是很明白。」年轻人说。
「好,我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期望寻见到一段动人的爱情,还可以白头偕老,你同意吗?」
年轻人点点头。
「那么,谁会是那位特别的爱侣呢?」
「我不知道。这就是问题之所在。」年轻人说,「我没有那样特别的爱侣。」
「你有!」普契亚博士肯定地说,「我保证你有,还没碰到罢了。然而,当这女孩走进你的生命中时,你要如何认出她来呢?」
「要如何才能知道遇到的那个人就是我们所要的?」年轻人反问。
「用正确的方法来判断啰,」普契亚博士说,「你先勾勒出自己的理想爱侣的各种条件,仔细地想想有关这个人的品质。」
「哪种品质呢?」年轻人问。
「身体的、心理的、情感的和精神的品质,譬如说,她的肤色是黑的还是白的?高大的或娇小的?她该有什么颜色的眼睛呢?或者,外形的品质对你来说并不重要。但是,她喜欢那种运动,有什么嗜好或兴趣呢?她有精神上的信仰吗?还有,她的性情脾气如何?她最好活泼外向,还是文静内向呢?她必须是有智慧的吗?」
「老实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多,」年轻人坦诚地说,「这真的这么重要吗?」
「是的!」普契亚博士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你不知道理想中的她是什么样的人、如何共同生活,当她走向你时,你又怎么能够辨认出来呢?」
「有的情况是,当这个人出现时,你就应该知道。」年轻人辩解道。
「有些人是吧!」普契亚博士说,「但他们还是事先已在心里描绘出某种形象来。如果对这个理想中的伴侣没有概念的话,你很容易被性的吸引力所影响而一时迷恋对方,甚至因为害怕寂寞,以致和一个不适合的人在一起。
「比方说,你的伴侣必须喜欢宠物,对你来说这是很重要的。结果你遇到一个吸引你的人,可是你很快就发现,对方讨厌宠物。这时你才觉得很不适合,再有吸引力都不是你想要的。
「所以爱情并非是盲目的,而欲望和性却是。假如心中没有一点想法的话,就会很随便地找一个人。但如果先建构出一个理想形象,你遇见意中人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感受到。」
年轻人说:「现实和理想总有落差,你确定会有类似的人吗?」
普契亚博士微笑了,「她们不仅『类似』,而且会完全符合。这就是『思想的力量』的精髓所在,要吸引某个人或某件事进入你的生命中,首先要想象他们已经是属于你的了。当然,理想中的伴侣的某些素质,或许并不特别重要,我们在心里想象的过程,会让我们多加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特质是比较重要的。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重点。
「就好比去超市购物,如果你不知道要买什么,就会很轻易地被广告或促销活动影响,回到家才发现要买的没有买,买的全是一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如果你事先想好,就会只买需要的东西了。
「寻找一段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终其一生都没想过这种品质的问题,可能就会被外表或性欲所左右,但是当吸引力消失后,才发现所选择的这个人根本不具备我们要求的重要品质。」
年轻人赶快低头写下来。普契亚博士继续说:「爱情不是折磨,而是应该被好好经验。我们如果渴望爱情,就该用行动来创造爱,这才是『爱的秘密』的真正内涵,提醒我们去经
营内在本质上的事情。」
「而选择正确的思想是其中一项?」
「完全正确!爱和被爱的能力、创造持久的爱的关系,以及吸引到你的理想伴侣……等等,都要从你的思想开始。」
当天晚上,年轻人整理了普契亚博士谈话的一些重点:
思想的力量
* 爱始于我们的思想。
* 我们可以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爱的思想创造爱的体验以及爱的关系。
* 「郑重的宣言」可以改变我们对自己以及他人的认知与思想。
* 爱一个人,必须先考虑到他(她)的需求和渴望。
* 对理想伴侣形象的预先建构,可以帮助你在人群中辨认出他(她)来。
他的脑海中也开始想象理想伴侣该有的模样:她的外表、性格、信仰,她的喜恶、嗜好……他闭上双眼,一个影像逐渐清晰起来。喔!她是美丽的,比他矮一点,有着及肩的金色头发,大而明亮的绿色眼眸,以及迷人的笑容;她充满自信、善良而大方;她有智慧,温柔体贴又悲天悯人,不会太严肃;她爱宠物、关爱环境,喜欢一些简单的户外休闲活动,譬如在乡间散步,在寒冬的夜晚坐在营火旁。
年轻人把这些特质写在纸上,然后轻松地坐在沙发上再读一次。
「嗯……」他自言自语,「只要……」他把那张纸整齐地叠好,放在书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