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剖析生理学上的极点现象

(2015-07-31 13:38:48)
标签:

生理现象

极点现象

中长跑特有

预防为主

勤奋训练

剖析生理学上的“极点”现象    

 

生理学上的“极点”是中长跑马拉松跑中出现一种特有现象。许多跑友们在比赛,训练中都体会到,当跑到一定的距离以后,人体的身体会感到,特别感受,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心跳,腿软,步子发沉,节奏只有慢下来等等,这就是生理学上的“极点”现象。中长跑5000米的极点现象一般发生在3800米—4200米之间;万米一般发生在7800米—8200米之间;马拉松跑一般在32公里—35公里之间。这些数据来自实践和运动训练学中。经常跑步的跑友对极点并不陌生。

“极点”产生的原因是:每当运动开始以后,运动员的骨骼,肌肉等运动器官马上进入了紧张的活动状态,身体各部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突然增加,而输送这些物质的内脏器官,生理惰性很大,一时跟不上机体活动的需要,引起了大脑皮层工作的紊乱。同时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地产生了代谢物质(即废物)不能及时氧化和排除 ,越积越多。为了多吸入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呼吸急促起来,心率也突然加快了,大脑受到此种过度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失控了,就出现了生理上的极点现象。

“极点”现象出现以后,经过一个很短的时间,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逐渐适应了运动器官活动的需要,大脑皮层正常工作了,上述的症状就随之消失了。此时运动员跑起来反而会感到轻松有力,这叫做“第二次呼吸”。

业余选手要克服极点现象必须注重可行性,一,必须坚持长期系统有效的训练,把握训练周期与训练计划的一致性。 不断提高自己奔跑能力和水平。二,训练以有氧代谢为主,逐渐加大无氧代谢的比例,提高混氧代谢的能力,逐渐消除极点现象。三,越野训练要注重坡道训练,适当增加坡道训练比例和坡道距离,增强肌肉力量,减少极点现象。四,克服和消除极点现象必须注重小肌肉群训练,专门进行力量训练,提高耐乳酸能力。五,定期测验或有计划地参加比赛,特别有针对性地关注极点现象的发生。六,在接近极点现象的距离和时间,有意识地调整呼吸消除极点或缩短极点时间。

经过长期有素养训练的运动员,基本消除了极点或极点时间很短,这就是实力,平时勤奋训练的结果,平时的付出比赛时的收获是呈正比的!

跑友们了解了“极点”现象和规律。“极点”并不可怕,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我们遵守客观规律。我们一定会消除和战胜“极点”现象的。

这是献给零基础和初学跑者的文章!请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