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间歇训练法基本要素

(2015-02-02 18:45:11)
标签:

间歇训练奥妙

心肺功能

距离与时间

节奏与负荷

恢复与强度

             间歇训练法基本要素

     间歇训练的匹配和典型实例已经发表了,得到许多跑友的赞扬和学习!激起了我学习热情,精读了间歇训练深层理论,结合天津跑友们训练的实际。悟出了间歇训练法几条基本要素,供跑友们学习参考!

  间歇训练法是最大众化的手段,无论专业运动员,顶级运动员,还是业余选手都充分利用这个武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间歇训练是以增强心肺功能为中心,提高速度耐力为目的,严格控制间歇时间为宗旨,精准掌握心率合理掌握运动负荷为手段来达到高质量训练。间歇训练法是德国中长跑教练员波·格施勒和生理学家莱茵德尔于20世纪40年代共同创造的。

  间歇训练法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原理:

  理论依据是:通过严格的间歇时间,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通过调节运动负荷的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糖酵解代谢功能能力或磷酸盐与糖酵解混合代谢功能能力或有氧代谢功能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肌体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

  训练原理是:在实际运用中必须考虑实施训练的频率,要根据训练的目的,注重快跑的距离(如400米;600米;800米;1000米等),速度节奏,掌握循序渐进;恢复时间根据能力决定。(间歇时间长短);重复组数,掌握运动负荷进行综合加以思考,制定间歇训练计划。

  在制定间歇计划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第一要素)设定各运动员间歇快跑的距离和时间。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采用高强性间歇训练,强化性间歇训练还有发展性间歇训练。重复次数决定间歇的效率,速度节奏决定训练的强度。进一步提高有氧快跑的能力,达到间歇训练目的。

  第二个问题(第二要素)增加运动负荷的间歇训练,重复组数与快跑距离的巧妙配合,是训练课的关键环节。一般以10组与自己最佳能力的85%匹配,快跑距离强度不变,逐渐增加重复组数,直到熟悉掌握节奏速度!

  第三个问题(第三要素),在间歇时间上如何缩短上下工夫,这是最难解决的课题。专业,业余训练都会遇到,只要恢复手段到位,强度就能达到。完成训练计划。

  第四个问题(第四要素),设定快速跑的速度,一定要匀速节奏,节奏跑是快速跑的核心,也是对正确跑步技术的检验。还是培养比赛感觉和强烈自信心的重要一环。达到培养比赛型运动员的宗旨。

  总之间歇训练法十分奥妙,也十分值得研究探讨。业余训练想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要在间歇训练上下工夫。现在最新训练信息:把间歇训练放在匀速长跑8公里以后;间歇训练计划完成后,再进行4公里匀速或加速跑,进一步提高无氧代谢能力,效果很好!业余训练可以尝试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