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级非遗:“九条茶”制作技艺揭秘——“手在火上走”

(2018-03-27 22:07:49)

    ·   市级非遗:“九条茶”制作技艺揭秘                     ——“手在火上走”

            \摄影\插图 游晓璐

市级非遗:“九条茶”制作技艺揭秘——“手在火上走”

(制作九条茶时需要赤手炒青)

市级非遗:“九条茶”制作技艺揭秘——“手在火上走”

   (村民郑国山的手因炒九条茶而被烫伤,每年都是如此)

    世上茶叶虽多,但像“九条茶”这样从石缝中艰难缓慢生长出来的,需要加盐喝,才能体现其草木之味的,却唯此风土。春天已至,笔者带您探访仙游春日里的“九条茶”。

“九条茶”,生长于仙游园庄、赖店与泉州交界的800米以上的高山悬崖之上。陆羽曾在《茶经》里写道,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在园庄,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九条茶的地方,都是没有土的。”90年代以前的园庄,只有5棵九条茶茶树,全都长在悬崖峭壁的中间,从石缝里长出,地形极其险恶,想要采摘,很不容易。

从石头缝里蹦出的九条茶以青山、云雾为伴,如同茶树中的侏儒。第一个往九条茶里加盐的人,以无从查知。每每想起“加盐”这样的神来之笔,只得佩服祖先遍试百草的智慧。刚入口时,九条茶有一股淡淡的橄榄味,柔顺酸甜,尔后,岩韵十足,所谓岩韵,有人形容为入喉之后两颊生风的回甘,因茶青已蕴含丰富而多层次的内在物质,故能做出九条茶特有的岩韵。

如今,九条茶制作技艺已是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是如何做出这样需要加盐的神茶?还得从采茶说起。

仙游县园庄镇东石村的“九条茶”,远近闻名。这里的村民又把九条茶称作“九龙茶”,因生长在九龙山上而得名。东石村,地处九龙山山脚,近海、靠山,温带海洋性气候、山水雨雾和丰茂林木,共同构成九条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采访时,村里的文书骑着摩托车带我爬上了九龙山,这里地处东溪水库之旁,绿意环绕,溪水清幽。茶树生得十分葳蕤。不同于一般茶树,九条茶是双子叶植物纲山毛榉科的乔木树,茶叶看起来茂盛,但是多数都无法制作,因为叶子已经太老,九条茶只选一个树枝上的一两个鲜嫩茶芽。一棵树只能摘一两斤嫩叶,10斤嫩叶仅可制约3斤熟茶。采茶均在清明前十天左右,一过清明,天地间阳气上升,九条茶的茶芽儿容易老,就不能做出好茶。

    东石村的一小部分村民,亦深谙九条茶采摘制作之道,村民郑国山,至今已有10几年的制茶经验。

   他泡上自家今年春天新制的九条茶,慢慢地说道,采茶之后,因为叶片上有春季的雨露,所以要在阴凉处晾一两天。晾时,不时要为茶叶翻身,使它可以受风均匀。之后的步骤就是炒青。要用大火,越大越好。

   但据旧时茶书记载,制作茶叶时,勿用大火,因为使用大火,只要一不得宜,就容易让茶叶变得焦黄。因此,用大火,尤其考验炒茶人功力。

 炒青,用的是农村最原始的大锅炉。制作九条茶的特别费心之处在于,炒青时,不能用锅铲翻炒,而是“赤手炒茶”。因为用锅铲翻炒,不能保证所有的茶叶都被受热均匀,且锅铲是铁器,茶叶一沾铁气,则本味尽失。炒时,用双手触摸锅底,快翻快炒,才能保证茶叶的口感。锅下大火,锅底炙热,手好像在火上走,炒茶的手常被烫伤。郑国山的手,因炒九条茶,伤痕累累。

十几分钟后,(时间不定,以经验目测为准)茶叶开始变得烫手,茶叶变色,则将茶叶盛出,马上用白色棉布包起,用来“包揉”。包揉的布亦有讲究,不能使用尼龙布,因为尼龙布太过顺滑,阻力小,茶叶在其中不能翻滚。包揉时,将茶叶集中于棉布的底部,形成一个球状,再用手反复地揉。这个揉,很不简单,要将茶叶揉卷,使其外形美观。包揉之后,直接打开,让大火炒青过后的茶叶散发热气,稍微固定外形,之后,再次炒青,仍是用大火。大火使茶叶水分蒸发快,茶叶不易变形,慢火等于是在炙烤。做九条茶,决定成败的步骤在第二次炒青,茶叶水分蒸发得如何,是决定茶叶口感的关键所在。当颜色变得更深之后,再次包揉。但若遇阴雨天气,因茶叶里所含水分较多,第二次炒青、包揉之后,还需进行第三次。

本次包揉后无需再将布打开,而是将茶香留住,放在阴凉处,让它发酵六个小时。这一道工序,影响着茶叶的耐泡度。这样做出的茶叶,比直接在阳光下晾晒的茶叶,口感更为甘厚强劲。

一年一季的九条茶,从采摘到制作完成,至少需要4天时间。东石村的村民依然遵循着传统的九条茶制作技艺。村民郑国山今年采了近60斤鲜嫩茶芽,只做成十几斤茶叶。

“九条茶有解酒、消积食的功能,但因为产量很少,村里只有三两户人家还会制作九条茶,希望这门技艺可以代代相传下去。”郑国山说。

 

延伸阅读:

九条茶,又称“九龙茶”、九仙茶、‘药茶’。据传,九仙茶在北宋是 贡茶,由一代权臣蔡京宰相特意挑选,进贡给大宋皇帝。这一贡茶来历,与其九鲤湖的九仙及其仙梦颇有渊源。

  话说北宋时,从仙游走出的权臣蔡京是四朝元老,并为宋徽宗所倚重。儿时的蔡京,不但聪敏好学,而且馋嘴贪玩。据说,他只要听到大人们说到什么东西好吃、补益,他都要缠着家人去买来尝鲜。一日,他放学回家时听见路上大人们在说:现在大暑时节,吃荔枝,大补身子,吃龙眼,最补脑子。 他回家后,迫不及待采了两筐荔枝和龙眼,想必吃的越多对于补身子和补脑子来说,那都是极好的。后来上学路上,又听到有人在议论,仙游本地出产的淡水螃蟹好吃,最能补骨子,本地羊吃山海之间的草叶,羊肉细嫩,吃了最能补气力。于是,馋嘴蔡京巴不得一回家就缠着奶奶煮螃蟹、煅羊肉,拼命吃个痛快。 

岂料,当天晚上因其杂吃过分,医药也无法消解。因其蔡京的父母都在朝廷东京,无奈之下,奶奶只好叫来轿夫,抬着奶孙俩到九鲤湖祈梦抽签,以求快些治好蔡京。在睡梦中,只听得有个提葫芦的老者声音深沉地怪责蔡京说:舍近求远,何不愚哉!既然来找我九仙公,为何不喝我九仙茶?聪明伶俐的蔡京当即被喝惊醒了过来。顿时恍然大悟了。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奶孙俩就坐轿子去买来九仙茶,蔡京一喝,只觉得唇齿回甘,周身舒泰,无比受用,果然大有疗效。

后来,蔡京把九仙茶带入东京,晋献给宋徽宗。徽宗和太后饮后,大为激赏。但因九条茶外形并不如蔡襄大为举荐的闽北龙团茶饼精致好看,加上产量极少,所以,名气并不如它。但只要喝过此茶的人,几乎都用“惊艳”二字来形容它。

 

 http://s5/mw690/001Eyrs4zy7jeeJ96HW84&690


http://s5/mw690/001Eyrs4zy7jeeIZpUo24&690

http://s4/mw690/001Eyrs4zy7jeeJcETxc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