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打卡】(辽09)长城——明长城虎山段遗址(国5)

标签:
【国保打卡】(辽09)明长城虎山段遗址(国万里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虎山长城兴建于明成化修复了1250延长米杂谈 |
分类: 东北游记 |

(明长城虎山段遗址)
【题外话】
两年多来基本卧病在家,无所事事,本想通过写博文,打发难捱的时光,继续拧出已窖藏在硬盘内数年的二十多万张片子,为社会再留下点东西。无奈,在职时患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久治不愈。坐在电脑前,疼痛难忍。喜欢写些文字的思泉以为从此断了这条路,极度沮丧。
幸运的是,腰部与思泉患有同样毛病的二儿子,很理解老爸的烦恼。通过多方寻找,反复试验,总算找到一种椅子,专程自上海送回来,基本解决了坐姿时的腰疼问题:每次在电脑前写博30~40分钟,不会造成腰疼加重。这一来,心情大悦,立即重拾起写博、发博的爱好。
今后可以适当多几篇博文,同时恢复与博友们的互动。作为第一目标,决心将打过卡的700余处“国保”(已经完成200余处)逐一介绍给同好们。
言归正传,回到本文的主题。在众多的长城遗址中,明长城是保存最完好的长城遗迹。上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们,在丹东市中朝边境,鸭绿江畔虎山前后,发现了绵延不断的古城墙墙体及墙基遗迹。经过长期的考古调查,考古学家、长城学者们最终证实这段长城在辽东绵延一千多公里,一直向西延伸到山海关,属于明代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此后,万里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成为了学术界的共识。

“明长城虎山段遗址”,于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国保”,归入第五批“国保”——长城。



虎山长城兴建于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是明长城九镇中的辽东镇遗址,当时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虎山长城遗址属于土石长城,后来借鉴蓟镇明长城建筑特色,修复为砖石长城,雄关、隘口、敌台、烟墩联成一体。它临江峭立,在丘陵中蜿蜒向北。
自1989年发掘以来,在虎山长城考古发掘队当年的努力下,虎山长城从最开始全部被掩埋在乱石之下,到目前,已修复了1250延长米,包括恢复了过街城楼、烽火台、敌台、战台、马面等十二景。





2015年7月,思泉以近古稀的高龄,独自一人攀登虎山长城,自过街城楼到鸭绿江边末端一段,到达万里长城的东端尽头。领略了长城内外尤其是江那侧朝鲜的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