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打卡】(辽04)清福陵(国2)

标签:
【国保打卡】(辽04)清福陵(国2)努尔哈赤与孝慈皇后碑文是康熙帝撰写两大特点 |
分类: 东北游记 |

(清福陵)
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孝慈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福陵始建于1629年,竣工于1651年。
清福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因为地处沈阳城东,又称为东陵。

作为少数民族执政后的第一座皇帝陵墓,清福陵在建筑布局、规模、形制上,都有很多与中原地区皇陵不同的地方,既有别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墓。
整个陵园背靠着山峦、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形制为外城内郭,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融合了满、蒙、汉民族建筑的特点。

背依天柱山,面傍浑河,由前向后地势逐渐升高,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虽与昭陵如出一辙,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有别于昭陵的两大特点。其一,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须登108级石台阶。其二,建筑物随坡势起伏,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
福陵规模尽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述两大特点,再加之环境优美,仍独具魅力。所以,游罢昭陵,依然能兴致勃勃地续游福陵,而不会产生雷同感。

进出来回两趟,拍了一百余张片子,选取若干呈上。
依次为正红门、华表、神路、一百零八蹬——





碑楼,内立康熙帝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记述了努尔哈赤的功绩——
一伙摄友在这里拍鸟(忘记是什么鸟了)。出远门不带长焦,只好遗憾地略过。

隆恩门、角楼,角楼共四座,分布在方城四角,形制基本相同。
隆恩殿——
隆恩殿即享殿,是整个陵区的主体建筑;
宝城——
宝城位于方城北面,也称月牙城,正中突起的土堆即是宝顶。其下的地宫里放置着努尔哈赤和叶赫纳喇氏的棺木及骨灰。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