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2023-02-27 05:15:57)
标签:

【国保打卡】(浙78)

跨湖桥遗址(国8)

“中华第一舟”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距今已有8000

分类: 浙赣偶得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中华第一舟”

 

跨湖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南约4千米的城厢街道湘湖村,因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得名。

如今山寨版的“老跨湖桥”——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2009928日在“跨湖桥遗址临时陈列馆”的基础上建成“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一座综合反映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其中收藏和展示出土的骨、木、石、陶等器物。建筑面积6800多平方米,投资一亿余元。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跨湖桥遗址面积3万余平方米, 已发掘1030平方米。跨湖桥遗址埋藏于古湘湖湖底,底层略低于现在的海平面,文化层分为9层,堆积最厚处仅12米,但上部覆盖的青灰色湖泥淤积层厚达46米,因此遗址的动植物遗骸及骨、木器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经过1990年和2001年两度发掘,遗址被考古专家证实,其存在的时间距今已有8000年,是东南沿海的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的一个重要发现。

 

据碳-14测定,年代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遗物有稻谷米及形制别致的各种陶器,另有堪称中华第一舟7500年前的独木舟。其有机质文物保存良好,遗存的茎枝类草药对研究中国中草药的起源尤其是煎药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除了独木舟外,跨湖桥遗址还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国最早的草药罐、中国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中国最早的水平踞织机、中国最早的甄、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江南地区最早的席状编织物、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彩陶、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家猪——所有这些揭示了萧山长达八千年的人文历史底蕴,同时,也让浙江的文明史整整提前了一千年。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从拍的片子中,选取若干,一并呈上,没精力、体力对号入座,也就是说囿于健康原因,今后的博文基本告别了以前按图解说的行文习惯。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国保打卡】(浙78)跨湖桥遗址(国8)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