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打卡】(冀09)赵州陀罗尼经幢(国1)

标签:
【国保打卡】赵州陀罗尼经幢(国1“国1”中唯一的一处最高大、最完美的一座旅游 |
分类: 华北补遗 |
(赵州陀罗尼经幢)
经幢位于赵县城内石塔路和石塔大街十字路口处。这里原是唐代开元寺的旧址,经幢为原开元寺的构筑物,建造于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后寺毁仅存经幢。
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文,故称“陀罗尼经幢”。赵县古称赵州,这就有了“赵州陀罗尼经幢”的标准称谓。
囿于它的历史、艺术等文物价值,早早就进入“国保”行列。查阅《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180处“国1”中唯一的一处“经幢”。

赵州陀罗尼经幢坐北朝南,由基座、幢体和幢顶宝珠几部分组成,八棱多层形式,共七级,每节用独块巨石雕琢砌筑。
受周围栅栏的影响,基座不太好拍;有些角度或细部的片子没拍好,说明不了什么。以下的片子中第2、4、5三张借用网上的,在此向原作者致谢!
赵州陀罗尼经幢基座有三层。底层为正方形平面的低平须弥座,由覆莲、束腰和上下两层叠涩组成。束腰每面用束莲柱分成三间,刻金刚、力士和火焰式拱门。第二层为八角形平面的须弥座,上下叠涩各三层,束腰用角柱,角柱间浮雕菩萨、伎乐等。第三层平面也是八角形,下为覆莲,上面雕成一圈回廊,每面分三间,明间刻出台阶。







基座之上为幢身,分为六节,均为八棱形。第一节正面篆刻“奉为大地水陆苍生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十八个大字,其他七面和二、三节幢身上刻楷书经文,行笔遒劲,结构严整,是一部优秀的书法作品。



四、五节幢身上满刻佛教人物、经变故事等。第六节幢身上面为一八角亭,其上安置桃形铜制火焰宝珠塔刹。
赵州陀罗尼经幢采用多层形式建造,设计合理,比例匀称,自下而上逐层递减。
整座经幢雕刻内涵丰富,工艺精细。石幢本来是以雕刻经文为主的,而这座石幢则变成以雕刻艺术为主、经文并不居显著地位,是史学界和艺术界公认的石雕艺术佳作。
换几个角度看看, 粗看大同小异,但是细看还是有区别的。
拍了不少,有点爱不释手了。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