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多次(概叙,上)【戊戌狗年盘点】

标签:
苏州常来常往“艺圃”虎丘“同里”旅游 |
分类: 苏沪拾零 |

(艺圃)
近些年,常来常往于苏州,一年内多次。狗年陆陆续续游览了不少景点,许多地方并非第一次。
位于阊门内天库前文衙弄5号的“艺圃”,“国保”,去过七八次。这座园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41年),是明代住宅园林的代表作。更因为曾经是文震孟等名人故居之所在,有了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艺圃保存了明代园林的风格、布局和造园手法,简练疏朗,自然质朴。





记忆犹深的是,位于“艺圃”东南部的乳鱼亭,是明代遗构的亭子。木构奇特,有造型独到的草龙图案。还有亭东南水湾上那名叫“乳鱼桥”的明代平弧形三跨石梁桥。




9月上旬的一天,再次游览虎丘,曾经去过十来次的景区。
虎丘,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苏东坡有“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的千古名言。

这次是从北门入内,走一条以往不太常走的路线,依次游览(见下两图)了“壶天小阁”、“清风一榭”、“宝顺斋”、“一榭园”、“兵器厅”、“享堂”、“致胜阁”、“沪渎候祠”;
、










而后跨桥(仰望虎丘塔)到“小武当”、“吴分楚胜”、“书台松影”,向东,经“涌泉”、“古木寒泉”、“养鹤涧”,到达这次游览的重点、汇集了苏派盆景精华的“万景山庄”,绕了几圈,拍了不少片子,其中路过“逸园”、“瑶碧山房”;











再经“关岳神秀”、“海涌桥”,折返“断梁殿”、“试剑石”、“拥翠山庄”、“古真孃墓”、“冷香阁”、“陈去病墓”,自南二门出景区,路过“义士陵园”,到“头山门”乘车离开。


9月中旬,到吴江区的“同里”古镇转了半天多,也不是第一次到此。“同里”,六大江南水乡古镇之一,其余还有江苏的周庄、甪直,浙江的西塘、南浔和乌镇。2001年一起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还发行过一套六枚《江南水乡古镇》特种邮票。后来,又有13座水乡古镇联合“申遗”。这些江南水乡古镇,围绕于嘉兴周围,有的游览过多次。久而久之,患上了水乡视觉疲劳症,何况如今又冒出数量不菲的、“新”的“水乡古镇”,初步统计,达五十余处,且还在增长中。
因为距离不远,作为短线出游,不时还会去走走。特别是鲜有到此的亲朋好友,总要带他们去看看,毕竟这是江南水乡的名片。


言归正传,游“同里”,重点还放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退思园”上,感觉这里比较有拍头,不同的季节、时段,有不同的亮点。
退思园是清光绪年间(1885年)建造的一座私家花园,取“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而建。退思园主要特点:一是布局小巧玲珑,各类建筑布局精致、素朴;二是采用横向建筑,风格独特;三是集古典园林之精华,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堂、房、轩,一应俱全,是造园艺术的典范。








在水乡的石板路上,边走边拍,随上几片。





路遇一位吴江姑娘(路人告知)嫁给老外,正在走三桥(同里的独特婚俗),随拍几片。一路上幸福的新娘开心得“一塌糊涂”,而蓝眼睛、棕头发的新郎略显拘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