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2019-01-24 05:08:15)
标签:

思泉的博客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莲池海会”

彼岸与此岸在此消弭

安徒生

分类: 苏沪拾零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莲池海会上的阿弥陀佛

 

所谓莲池海会,本意是佛祖举办的300余次法会中的一次。而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內的莲池海会,是将南京历代开宗立派以及译经传教的著名高僧和护法大师集中在一起。

半圆形的拱门里面除了上述的人物外,半球形的穹顶墙上绘满佛教人物。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半圈的汉白玉人物雕塑,正中央是阿弥陀佛,而非释迦牟尼佛。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两侧包括了三国时的康僧会,魏晋时的法显、竺道生、慧达,梁朝时的梁武帝与宝志禅师,隋唐时的天台宗智者大师、三论宗吉藏大师,法眼宗文益禅师,牛头宗法融禅师,明朝的和尚皇帝朱元璋,兴建大报恩寺的朱棣,以及明代的古心、憨山、雪浪大师。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康僧会?280年)到朱棣13601424年),历史人物的时间跨度达一千余年。

通观莲池海会,这句话说得不错——彼岸与此岸的界限在此消弭。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智者大师538598)年、吉藏大师549623年)——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梁武帝464549年)、宝志禅师(418514)——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文益禅师885958年)、法融禅师593657年)——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朱元璋13281398年)——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朱棣13601424年)——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古心15401615)、憨山15461623年)和雪浪大师(?~1607年)——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有两尊铜像,康僧会?280年)和支谦(生卒不详,约3世纪)。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康僧会为三吴高僧,公元247年(吴赤乌十年)至吴郡。在孙权的授权下,筑建初寺、造阿育王塔,是继支谦之后在江南传教的人。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公元222年来的吴地,传授佛教,翻译佛经,是佛教在吴地正式传播的开始。

感觉从在世的年限,应该将两位的顺序颠倒一下。之所以如此排序估计是囿于在南京佛教历史上的地位。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两幅巨型浙江东阳木雕作品,采用的是多重叠雕技法。

一为《诸宗祖庭》,描绘了三论宗、天台 宗、牛头宗、法眼宗几位祖师讲经说法场景。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另一为《中外交流》,其中描绘了四个小故事: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司马达赴日传法,尼霍夫绘南京瓷塔以及利玛窦与雪浪辩论。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一幅壁画:《康熙南巡图》。展示的是清代南京城南梵刹林立、市井繁华景象。最上方的就是当年的大报恩寺琉璃塔。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摆放了一尊安徒生的塑像,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看完说明方知,1839年安徒生在他的童话作品《天国花园》中写道:“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被公认为当时的大报恩寺琉璃塔。

安徒生一生并未到过中国。这也说明,“瓷塔”(琉璃塔)作为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景物,在安徒生生活时代的欧洲是广为流传的。是否也可以认为“瓷塔”随着安徒生的作品,流传得更为广泛?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这才晓得思泉童年喜爱的安徒生先生与大报恩寺琉璃塔还有这么一段缘分。再拍一片可敬的安徒生——

金陵杂记(六十七)——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莲池海会”)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