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2018-07-27 05:08:50)
标签:

思泉的博客

总统府中轴线

《占领总统府》

“天王府遗址”

临时大总统府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总统府大门)

 

每次路过总统府大门,首先想到的是陈逸飞(还有魏景山)创作的《占领总统府》的油画巨作,因为它留在脑海里的印象太深了。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其次是这张历史照片,同样印象深刻。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据介绍,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官衙、江南园林建筑的构成,又有近代西风东渐时的建筑遗存。

建筑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初,那时是侯府和王府;

清代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康乾二帝南巡至此,曾为行宫;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即今南京)后,扩建为天王府;

19121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西花园(后有专集);

1928年,这里又成了国民政府所在地,1948年改称总统府。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统府于1982年以天王府遗址为名,升为国保2013年又以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为名,又升了一次国保,前后涵盖的年代不同,应该说所指的建筑也有异。 

这里有一段争议了许久的往事,不赘。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自己找度娘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到一个景点,一般都要留一张景区的导览图,这对于之后的回顾、写博有用。

有了这幅《总统府景区全景图》,记忆逐渐明晰了起来,写下来的这一总统府系列,思路比较清楚,正是得益于它。

这一篇重点围绕中轴线,图中的黄色部分。 

总统府的中轴线,由门楼、大堂、二堂、八字厅、会客厅、麒麟门、政务局楼、子超楼组成。笼统地说来,建筑风格前半部分以中式为主,后半部分则以西式居多。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门楼。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这里曾是太平天国天朝宫殿的真神荣光门、清两江总督署以及旧督军署大门旧址。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如今的门楼建于1929年,西风东渐的产物。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典型的古罗马建筑风格门楼前,却保留了一对督署时代留下来的、特“中国”的石狮。不过如今的现代化建筑中也屡见不鲜。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东、西朝房依旧保持清代建筑风格。清代是两江总督吏户礼三科和兵刑工三科,民国时期是司机、卫兵室。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大堂。原址是太平天国的荣光大殿,1870年前后重建,保留至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两副对联:大堂深似海,长挟石城沧桑,钟山风雨; 国史壮如歌,曾振辛亥鼙鼓,己丑雷霆。九万里舆图,归属民权,山河革旧; 数千年历史,废除帝制,岁月鼎新。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正中悬挂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横匾。

有人做过统计,在1912年到1925年的十几年里,孙中山先生在不同场合题写“天下为公”达32次。足见孙先生对它情有独钟,因为他的革命理想、他的奋斗目标都浓缩在这四个字中。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更有墙两侧的六幅油画,“天国风云”、“敕治两江”、共和肇始、“国府西迁”、“国共和谈”和“煦园曙光”,概括了总统府的历史。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大堂后有东、西厢房各一,其后由封闭的西式通体方格毛玻璃封闭穿堂与二堂相连。穿堂东面是一清代四合院,西面是大礼堂。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二堂。也是两江总督时期的建筑,民国时期多次改建。所处的位置,曾原是洪秀全处理军国大事的真神天父殿。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东西两侧两幅油画,一为国父,另一为前面见过的占领总统府

想拍“干净”一点的对联和油画,难以躲开众多的游客。这里的部分采用了博友的作品,在此向他们致以谢意!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二堂北面的拱门外廊与东、西建筑相连,正北的敞开式穿堂与一座西式平房相连。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八字厅”通入的平房建于1917年,是冯国璋任副总统时期在一次大火后的废墟上所建,后来作为内、外宾会客室。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如今,按原样陈列了总统府会客室外宾接待室。片子上有详细介绍,不赘。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东、西所通平房都有拱门外廊,走廊中却是一樘极具中国传统的红色双扉木门,至今仍用门臼开启,名曰麒麟门

长廊后的两层西式楼房建于1925年,是“子超楼”(下一集再叙)建成之前总统府内最像样的办公楼,曾作为文官处办公楼,后来是政务局办公楼。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两层西式楼房门口五级台阶的设计很有特色。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以及行政院、外交部等主官接见外宾时在此拍照留念,故又称总统府摄影处,俗称八字厅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如今内置“总统府文物史料陈列”,也放到下集再细叙。

 

两旁的建筑,如今用作书店和雨花石展销。两者似与“总统府”无太大干系,但作为旅游景点倒也无可厚非,只要不强买强卖就行。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金陵杂记(二十二)——总统府(中轴线,上)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