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2018-06-29 05:08:56)
标签:

思泉的博客

明孝陵

自金水桥到明楼

御碑亭

“明朝十九陵”

分类: 苏沪拾零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明孝陵

 

明孝陵,第一批“国保”。注意到没有?“明”字“日”旁,写成“目”,成了“眀”。历史悠久的著名错别字,东晋的王献之就这么写过,到了清代就更多了,缘由可问度娘,这里不展开。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这张《明孝陵陵宫复原示意图》,一目了然。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向北,跨金水桥,进入明孝陵主体陵寝建筑区。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孝陵后部的主体建筑包括文武方门,御碑亭、享殿、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按照我国传统的陵寝风格,座北朝南,中轴对称。往里走的时候天气时雨时阴,雨水时大时小,从以下的片子中能看得出来。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首先是文武方门,孝陵的正门。原有五门,三大两小,圮毁后于同治年间改为一道门。1999年重新修复的后,恢复了大门原貌,五门、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流光溢彩,雄浑庄严。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不远处的歇山顶建筑,是御碑亭。因为亭中竖有康熙、乾隆皇帝题字的碑刻。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不看介绍就糊涂了,明朝皇帝陵园的正中间怎么会有后一代清朝皇帝的“御碑”?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原来,此地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门在清代已毁,在原石构须弥座上建了这座碑亭。

亭中陈列着五块碑。正中一块刻“治隆唐宋”四字,为康熙皇帝手书。碑高3.85米,宽1.42米。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大家可能没想到吧?这块碑与曹雪芹的爷爷还有着干系。

康熙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题了“治隆唐宋”,由曹雪芹的爷爷、当时的“江南织造”郎中曹寅1658~1712年立的碑。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治隆唐宋”碑的左右各立乾隆诗碑一块,碑后东西还有卧碑,记叙康熙、乾隆谒陵经过。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御碑亭后是明孝陵原主要建筑——享殿,即孝陵殿的旧址。

从遗留的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台基前后的陛石及其他遗存,可以推断当年孝陵殿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巨大建筑。

而现在的三间小殿,是清同治年间两次重修的。那时清政府财源已衰,无力照原样恢复,复建的规模与原享殿不可同日而语。

当时正值大雨,没拍成片子。以下前三片借用博友的,在此向他们致谢!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现殿内辟为“明孝陵史料陈列室”,室内可以看到朱元璋肖像,尽管肖像上题“太祖遗像”四字,但它不是明代原物,而是1980年修复明孝陵时,按清末的肖像重新复制的。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经过一道门,越过大石桥(又称升仙桥),就是方城。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正面自须弥座台基至墙面顶端高16米余,东西长75米余,南北宽近31米。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沿方城正中券门入隧道,中间有54级台阶,出隧道为方城与宝顶间的夹道。正面用十三层条石垒筑宝顶南墙,上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这里的字也写成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由东西走道折向南拾级而上,登上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明楼内用图文介绍“明朝十九陵”(比较简陋,貌似临时展览)。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之前以为北京的明十三陵,加上凤阳的明皇陵和南京的明孝陵,也不过十五陵。

有疑问,来了兴趣。粗略地看了一遍,了解到此外还有朱元璋为他爷爷以上祖宗修建的明祖陵;嘉靖皇帝为他父亲修建的明显陵21世纪后在明孝陵旁探测出来的一座陵墓,乃朱元璋早逝的太子朱标的坟墓,因曾三次追封为皇帝,也算作皇陵,遂命名为“孝东陵”。加起来才十八陵。

原来,北京十三陵内还有一座“景泰陵”,是正儿八经当了七年皇帝的朱祁钰的墓葬。由于明英宗复辟,取消了朱祁钰的皇上资格,他的陵墓陵号是用年号代替的。这样说来,北京十三陵,实际上是十四陵。——看来有必要将明十三陵改为明十四陵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没再去看一堆大土丘的宝顶,原路返回,离开明孝陵。

看看这张明孝陵景区导览图。花了好几个小时,才走了明孝陵的一小块,但也是重点的一块。

金陵杂记(十四)——明孝陵(4)自金水桥到明楼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