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游(十九,贺秘监祠)

标签:
思泉的博客贺秘监祠德艺竝茂回乡偶书旅游 |
分类: 浙赣偶得 |
(贺知章塑像。塑像上有灰尘且涂色脱落,成如此模样,有碍观瞻)
本来第十九篇“参观”的是周 的祖居、纪念馆,涉及到“敏感词汇”,暂时发不出,改往附近的“贺秘监祠”。
贺秘监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授贺知章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贺秘监”之称即由此而来。
贺秘监祠是贺知章家族的祠堂,始建于唐代。曾作为贺知章的行馆,在宋代和明代都曾有过多次的修、建,现建筑乃2001年重建,包括了崇贤堂、千秋楼、怀贺亭等一组仿古建筑。

-
共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 时逢盛唐 旷达风流侍龙楼
贺知章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长在绍兴镜湖(即今鉴湖)边。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中进士,累官至太常博士、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充太子侍读、太子宾客兼正授秘书监。为官31年。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遇李白,两人成莫逆。-
第二部分 辞荣归里 剡川一曲留遗踪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85岁的贺知章申请回乡当道士,唐玄宗下诏应允,并赐鉴湖剡溪一曲给贺做放生池。此图为会稽山耶溪(即剡溪一曲)。还提升其长子曲设郎贺曾子为会稽郡司马,以便于供养其父。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一月,贺知章离京,玄宗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长东坡为贺知章送行,规格够高的。
五月到家,舍宅为千秋观居之。
贺知章由于年事已高,回乡不久就溘然长逝,享年八十六岁,留下了身后的荣耀和行迹。

-
第三部分 恬淡情介 学艺文章传千古
贺知章才雄学广,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尤善草隶书法。贺的诗文大多散佚,《全唐诗》内仅存贺诗20首。千古传诵的一曲,还数《回乡偶书》。
其书法所存亦不多,有《孝经》、《隔日贴》、《敬和贴》、《东阳贴》、《龙瑞宫记》等拓片,结构工稳,笔力遒健,极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
第四部分 高蹈世表 后学继踪仰清风
贺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贺知章去世后仰慕其才学人品者纷纷到绍兴寻踪觅迹,络绎不绝,如李白、杜甫、温庭筠、朱放、虚中等,留下怀贺监、慕会稽的不朽诗篇,也开出一条浙东旅游之路,称“唐诗之路”。
-
-
最后顺便提一句,宁波月湖柳汀街也有一座“贺秘监祠”,规模不小。在《宁波半日(3)月湖一瞥》博文中提到,可惜去时没开放,无法作更多的了解。只知道贺知章在宁波(当时称“明州”)当过领导。
-前一篇:绍兴游(十八,蔡元培故居,下)
后一篇:绍兴游(二十,兰亭——群贤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