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双塔)
桂林的“两江四湖”,指漓江、桃花江和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构成桂林的环城水系。

-
夜间船游“两江四湖”已经成为桂林市夜游市场的卖点,到处可见广告。只是因为思泉夫妇习惯早睡,放弃了这一有相当吸引力的旅游项目。
尽管如此,还是利用游览主要景点的间隙和天气不太理想的日子,游走了环“两江四湖”的一些景区(也因此,所拍的片子光影不怎么样)。主要围绕三大各具特色的主景区,榕杉湖景区、桂湖景区和木龙湖景区。
-
“两江四湖”的最大亮点是本世纪初建于杉湖岛上的日月双塔,据说是在唐代佛塔基础上重建的。
日塔九层,高41米,通体均为纯铜装饰,耗用铜材350吨。整座铜塔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铜塔、最高的铜质建筑物、最高的水中塔。

-
月塔七层,高35米,为琉璃塔。因为不是古塔,对它们的兴趣稍差些。
-
榕湖和杉湖的统称榕杉湖,东为杉湖,西名榕湖,因湖岸生长的榕树、杉树而得名。
榕杉湖是“两江四湖”环城水系中最能体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格局的景致。桂林人给了它很高的评价,说榕杉湖是桂林城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桂林人精神上的后花园。
湖岸边亭亭如盖的古榕,高大乔木撑起的浓荫,特色独具的玻璃桥、北斗桥和其他各式桥梁,绿意盎然的湖心岛和其上的仿古建筑,水波微漾的湖面,以及朴拙凝重的古南门,给人以亲切、松驰、宁静,进而融入。









-
榕湖北岸的古城门,据说是宋代的遗址,郭沫若先生书的匾额。


-
喜欢郭老的书法。在七星公园的“桂海碑林”见过一幅郭老墨宝的拓片,问之出于何处?答曰来自“古南门”。
找到了,就嵌在城墙的底部。
西江月雨中重登榕树楼
为读半塘遗墨,重登榕树楼头。弥天春雨润于油,欲往登临难就。瞥见案头佳纸,俄然书兴偏遒。七星芦笛纪曾游,更媵登楼一首。
一九六三年三月廿五日 郭沫若

-
榕树楼头四壁琛,梅公瘴说警人心。高临唐代南门古,遥望杉湖春水深。山谷系舟犹有树,半塘余韵缈如琴。风和日暮群峰静,地上乐园良可寻。
一九六三年三月廿四日登榕树楼作 郭沫若
以前没听说过木龙湖。经询问方知,那是为了沟通“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新开挖的,用来引漓江水进桂林。又因邻近木龙洞,取名木龙湖。木龙湖东起漓江,南靠叠彩山。周围的建筑是在老城墙东门城的依托下,参照清明上河图改建而成的仿宋建筑。——完全、彻底、干净、全部的新造景点。

(自叠彩山望木龙湖)


(从下部看去,木龙塔上大下小,似呈倒锥形)
不菲的门票价格(参见《桂林十日(桂林景点门票、随团游价乱象丛生)》),据说理由是因为其投资巨大,要逐步回收。
木龙塔说是以上海的龙华塔为蓝本建造的,高45米。
-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就在桂林城主干道中山北路上,为三进两层木楼,小青瓦屋顶,最初为“万祥醩坊”,后由中央南方局租借使用。


“李宗仁官邸”,位于杉湖南畔。


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属中西结合的别墅式建筑,坐东朝西,以威严、气派的主楼为中心,四周配建副官楼、警卫室、附楼、花园和停车坪等。

总要留出时间去一趟“桂林博物馆”。好不容易找到西山公园附近的“桂博”,不料因正在搬迁新馆,关闭基本陈列。


-
知道该馆的馆藏文物以明清青花瓷器物著称。见到远道而来的思泉夫妇无缘观赏的失望和沮丧,工作人员主动取出一件作为商品出售的高仿“明·宣德青花携酒寻芳(携琴访友)图梅瓶”,让思泉拍照,也算没白跑一趟。

高仿“明·宣德青花携酒寻芳(携琴访友)图梅瓶”,以假乱真,可以与“桂博”网页所载的真品PK(上图,瓷瓶的右侧是新馆的效果图)。
-
既然来了,还是欣赏了正在举办的《宜人独桂林——文祖铎艺术作品展》。

游览木龙湖的那天下午,思泉夫妇离开桂林北站,踏上归程,结束了二十余日的鄂、渝、黔、桂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