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敬爱的周
逝世41周年。深深地怀念人民的好总理!

(重庆曾家岩周
塑像)

(歌乐山烈士陵园的烈士群雕。天气阴沉,实在拍不好。
只好借用一张网上的片子。感谢原作者!)

(这是思泉拍的,光影效果差远了)
在重庆的第三天,思泉的一位大学同学领着我们游览。
总以为重庆,没有多少旅游资源,错了。作为抗战的陪都,它在抗战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烽火记忆。从而那时期的许多建筑,上升到“国保”级别,尤其是第七批中数量最大。
从曾家岩起,沿着中山四路前行。这条街被誉为中国山城的脊梁,被评为“重庆最美一条街”,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枢所在地,也是现在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旅游景点包括,周公馆(曾家岩)、桂园、戴笠公馆、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留的时间不多,只能走马观花。
曾家岩(周公馆)。




(周恩来办公室)
戴笠公馆。

-
桂园。

-
如今重庆市的党政领导机关。

-
青灰色古朴的砖墙、民国风格的建筑,……仿佛穿越历史,置身于重庆陪都时期。

-
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

-
后驱车到红岩广场。这次外出受膝疾困扰,重庆山城的石阶,成了不得不克服的负担。

-
红岩革命纪念馆。

-
大有农场。这次才记住,一位叫“饶国模”的女农场主,将这块土地和房屋提供给八路军办事处,为掩护党的工作做出重大的贡献。

-
著名的红岩村黄葛树。往右通往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往左走向国民党参政会大楼。曾被人们形象地称作“阴阳树”。
-

-
这张熟悉的周 和邓
的历史照片,当年就在这门前拍的。
-
红岩山的深处有一处“红岩公墓”,这里埋葬着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在重庆八年多的艰苦历程中,先后逝世的十余位同志和家属,其中有周
的父亲和邓 的母亲。

-
离开红岩村,到了“歌乐山烈士陵园景区”。景区太大了,时间有限,仅仅走了右下角“红岩魂”广场那一小块。
-
踏入红岩魂广场,迎面是一尊抽象的雕塑,大致呈现一个“问号”的形状。

-
估计是想激发游客思考,思考在那样一个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是怎样的一种信念支撑着烈士们,让他们不屈不挠地战斗着,并无怨无悔地献出生命?
雕塑的右后侧,是“红岩魂陈列馆”。

-
往前是一组石阶(克服膝疾疼痛无论如何得往上登),石阶前的碑体上面镌刻着由邓小平题写的“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石阶的中间安放着五面旗帜,分别是国旗、党旗、军旗、团旗和队旗,象征着共和国将所有的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
加上石阶的终端是著名的“浩气长存”烈士群雕,很想拍好这充满活力的一幕。天公太不作美,实在不能如愿。
只好从网上找到几片置于此。感谢原作者!


-
特别是这尊伟岸雄奇的赤色花岗岩的烈士群雕。换了几个角度拍了十余张,结果也就这样的了。

-
再往前,是覆斗形的“死难烈士之墓”,背后是烈士墙,用的貌是福建惠安的影雕。


-
到达“红岩魂”广场之前,瞻仰了烈士诗碑林和众多的烈士雕像,选取几尊,拼图于后。


-
看到了吗?第一尊就是“小萝卜头“——宋振中,终身难忘的一位烈士,牺牲时九岁,仅仅比思泉大五岁。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年幼的烈士。


-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