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几日(概叙四,水洞沟遗址和“宁博”的镇馆之宝)

标签:
思泉的博客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宁夏博物馆旅游思泉特别引人注目 |
分类: 西北追忆 |

(水洞沟遗址博物馆)
宁夏银川附近的宝贝真不少,尽管呆了五天五夜,远远不够。
临行前还有完整的一天,是去银川北面平罗县的“沙湖”,还是去南面灵武市的“水洞沟”?很纠结。听取“西狼”博友的建议,选择了“水洞沟”——因为他也知道思泉更感兴趣于人文景观。

-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头子,背着双肩包、挎着单反相机,独自一人(!)走走停停、或快或慢地游荡在景区内,除了用单反拍照外,还不时拿出智能手机或拍照或发微信或通过“高德”找路,与年龄似乎不相称的行为举止,很“另类”,很引人注目,也因此在出游各地的一个多月里常常得到各色人等的帮助和照顾。
在天安门前等待升国旗,迟到了,仍然被游客让到第一排席地而坐,算是一例;
上集谈到在贺兰山麓拍野生岩羊得到保安师傅的指点、引路,又是一例;
更为难得的是,在“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内因为提了个相对专业的问题,邂逅一位景区的部门领导,竟主动地为素昧平生的思泉免费导游,仔细讲解,陪思泉走完景区的全程,整整花了五个小时,甚至错过了午餐。......借此机会,向这位远方的年轻朋友再次致以深切的谢意!

-
自1923年,法国两位古生物学家对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上进行了5个地点的发掘起,直到本世纪初,前后八十年,共进行了六次发掘。出土了三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丰富而珍贵的资料展示了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
水洞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经历了千万年的风沙雕蚀,集中了魔鬼城、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怪柳沟等二十多处土林奇绝景观,同样是它的亮点。
石雕力士志文支座。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长68厘米、宽65厘米、高62厘米。雕像以夸张地手法表现负重者的神态,反映出西夏时期石雕艺术的独特风格。
座顶左上角阴刻西夏文三行。迄今已出土的11件这类支座中,仅此一件刻有西夏文字,弥足珍贵。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