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太原到银川(70P)

(2016-09-05 05:08:11)
标签:

思泉的博客

两次跨越黄河

回忆船渡黄河

“塞上江南”

旅游

分类: 西北追忆
自太原到银川(70P)

(这是黄河)

这也是黄河,在下图蓝色箭头所指的位置。左为陕北的吴堡县宋家川,右为山西柳林县的军渡。五十年前,思泉与几位大学同学在这里乘船横渡黄河,后面细说。

 

自太原到银川,走的是2011年新修成的太(原)中(卫)银(川)铁路。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尽管购买了K2503次卧铺,但基本没休息。因为黄河在这块转了个“几”字形的弯,一路上两次跨越黄河,而且沿途地貌、风景的变化以及引起的回忆、联想,总在干扰着睡意。

从头说起(本集片子全部用华为手机拍摄)——

 列车行走在吕梁山东麓。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远处推为G209国道“呼(和浩特)北(海)线”。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跨过吕梁市北川河。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吕梁市。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柳林县柳林河。

自太原到银川(70P)
-

远处的高架,推为307国道。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到达柳林南站。

自太原到银川(70P)
-

柳林县城。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柳林县政府大楼?外表相当豪华。一个省级贫困县竟然有如此气派的办公楼?!记得媒体上曾经曝光过。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柳林县地处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隔黄河与陕西省吴堡、绥德、清涧等县相望。柳林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沿途所见,土地相当贫瘠。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到达军渡,柳林县薛村镇西的黄河畔。

军渡为黄河古渡,当年李闯王大军东渡黄河就是在这里登岸。旧称军铺渡,后简称“军渡”,有“晋西大门”的美称。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左侧就是黄河。枯水期的黄河,河水貌似清的,可能是沉淀所致。可是到了丰水季节,汹涌的黄泥浆一样的河水奔腾咆哮,一泄千里。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开篇谈到,五十年前的九月份,思泉与几位同学出差陕北(而非当年时髦的“红卫兵串联”),在这里过渡,正赶上那样的黄河水。

因连日大雨,西安到陕北的公路不通,改走山西:自西安乘火车到潼关,船渡黄河到风陵渡,再乘火车到介休,转乘长途车翻过吕梁山,到达军渡。

当时水急浪高,天色将暗,渡口已经停运,可我们当晚必须赶到对岸的吴堡宋家川才能找到住处。行船有相当的难度,在我们的再三恳求下,艄公终于同意。

艄公领着我们沿河向北走了一里余上船。靠河水下泻的力量,将船冲到对岸,而艄公的三把船桨的功能是稳住渡船不被河水掀翻。

(刚才同学来微信补充,当时是六名舵手,掌控着三只船桨。每遇浪峰,舵手们齐声高呼“啊”,短促、整齐。而我们几位使劲拉着缆绳,以防摔倒。)

见过一张国画,相当准确地描绘了这种情景。下载置于此,感谢原作者!估计画作者也有过同样难忘的经历。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如今,天堑成通途。自1969年军渡黄河公路大铁桥建成通车后起,陆续有G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三大干线横穿而过。思泉与几位同学的船渡经历,不知如今是否成了“”景?

-自太原到银川(70P)

-

下图是网上下载的,列车正是从这座大桥上呼啸而过。感谢原作者!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吴堡县城宋家川。当年在这里住过一夜,如今的宋家川与军渡一样,记忆中的模样已经彻底颠覆。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翻出三张当年在陕北的留影,极富时代色彩的片子。其一,大家熟悉的宝塔山、延河水;其二,在延安四八烈士陵园;其三,在杨家岭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前。认得出思泉五十年的模样么?当时,因为不是“红五类”,还没有资格加入“红卫兵”的队伍,臂上也就少了那年月最时髦的红袖章。

五十年过去,这几位同学如今都还健在。其余三位,分别生活在陕西、江苏、广东。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当年拍照的标准姿势。那本“红宝书”是道具,照相馆提供——

 
自太原到银川(70P)
-

火车行进在陕北高原绥德的土地上,远处是G307国道。

自太原到银川(70P)
-

路过子洲县——以革命先烈李子洲同志命名。见到久违的窑洞,因为曾经住过,不由得引起小小的激动。

——窑洞是陕北人普普通通的生活居所,他们一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

——窑洞有多种形式,片子里有靠崖式窑洞、独立式窑洞,还有所谓的西式窑洞;

——当年,咱们的领导人,不正是运筹于这样的窑洞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么?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到达靖边站。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的西南部。按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

自太原到银川(70P)
-

车上所见,既有一样的窑洞。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也有沃野良田。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到了处于陕西省西北角、榆林市最西端的定边县。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太中银铁路在这里分叉,一条继续往西到中卫,一条往西偏北到银川——思泉此行的目的地。

自太原到银川(70P)
-

这是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

定边县域辽阔,地广人稀,地形地貌复杂。这一路拍的估计是典型地貌的几种。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定边县的风能资源丰富,是陕西的两大风力资源富集区之一)


自太原到银川(70P)
-

火车行走在陕西的定边县和宁夏的盐池县域,具体在哪儿分界?说不清。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知道盐池县,是记得这里曾是北方边陲,历代为巩固边防,筑有多条长城。其中有国内十分罕见的隋长城遗址。可是没有机会前往——这一生去不了、看不到的风景太多了……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这一段特殊的地貌第一次见过。像是用生命力顽强的野草盖住了流沙,防止了进一步的荒漠化。推是毛乌素沙漠的一部分,对否?——请知情的朋友指点。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再往西,一下子来了个视觉大逆转。目光所及,是一马平川,纵横的沟渠,整齐的白杨树,大片绿油油的水稻田。

自太原到银川(70P)
-

推想这正是著名的受益于黄河灌区的“塞上江南”,应该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辖的灵武市地界。

自太原到银川(70P)
-

灵武市有自流灌溉农田30多万亩,盛产水稻、小麦、油料、蔬菜、瓜果和各类淡水鱼。——这与咱们的江南有何异?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灵武市境内名闻遐迩的“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思泉在银川期间专程前往游览一天。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列车第二次跨过黄河——“几”字弯的西面这段,第2图的玫瑰红色箭头所指。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这两张片子从网上下载,在列车上是拍不到的(感谢原作者!)——废话!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过了黄河,就进入银川市郊、市区。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引黄沟渠)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得下车了。到达银川站的时间是1942。在家,这时间已经准备休息,而这里太阳还挂在天边发挥着余热——地理上的时差大约1.5小时。

自太原到银川(70P)

自太原到银川(70P)
-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