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观音)
普陀山的南海观音铜像是1997年竣工的新的人文景观,一建成就成了海天佛国的象征。不论一日游、多日游,不论走哪一条线路,总要安排到这里一游。
我们的路线是自海印池(参见《普陀两日(7)——海印池》),路过多宝塔(参见《普陀两日(8)——多宝塔》)步行到“南海观音”。

离开海印池,到达这道石牌坊(包括购票、排队进门),总共用了三十多分钟。

-
观音立像台座三层,总高33米,其中佛像18米,莲台2米,台基13米。
-
观音像朝前倾斜15度。
-
观音的脸部呈满月型,据说按唐代对观音的审美观,眉如柳叶,双目低垂。
-
左手持法轮,右手施大无畏印,这是漂海观音的造像。观音手中的法轮像渔民船上的方向盘——舵,观音把舵稳稳地托在手心;施大无畏印,表示她站在这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渔民出海捕渔保驾护航。

-
观音着金身,莲花底座两层,供海上来往客商船只远眺,更象征苦海慈航,普渡众生。
-
底座上的“南海观音”四字,乃赵朴初先生题写。

-
安保和护法工作很重要,观音立像前两侧塑哼哈二将与四大天王石雕立像。
观音铜像背后的浮雕照壁,刻着佛教故事。
-
观音铜像的左右两侧,有大型石雕连环画,分别为《玄奘取经》、《鉴真东渡》,展现了佛教历史上的两位名人的史实。


-
台基中的观音堂、功德堂没去,是急着离开,想去预定行程不安排的紫竹林包括“不肯去观音院”(事先征得导游的同意)。
顶礼膜拜的香客们——

-
曾拍过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的“南海观音”,顺便上几张片子。两者比较,各有千秋,前者端庄,后者秀美。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