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2016-01-18 05:08:53)
标签:

思泉的博客

早春二月上扬州

四望亭

千年国槐

旅游

分类: 苏沪拾零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四望亭)

四望亭位于扬州汶河路西侧,离思泉下榻的酒店,来回多次路过。特别想留下一张像上集“文昌阁”一样的夜景,可是直等天大黑,也不见开灯,只好作罢。

不同角度多拍了几张——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四望亭的始筑年代,一说在南宋嘉定年间,一说是明嘉靖时。清康熙、雍正年间均曾修葺。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是当时县学的组成部分。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亭为砖木结构,八面三层,攒尖顶。底层四面皆有拱门与十字街道相通,故有过街亭之称。不知是否开放行使过“穿街”的功能?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二、三层八面围以木质窗栏隔扇。每层亭檐有八个飞角,并悬有风铃。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走上前看,里面有一工作用木梯可登临。至于景点介绍上说的,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区附近景色可一览无余——连门都进不了,更别说“一览”了。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原名“魁星阁”,何故改名为“四望亭”?据说与太平军有关。太平军1853年占领扬州期间曾“架木四望亭,伺城外”,为此留下“四望亭”名。

下面介绍牌上还说,清人所著的长篇小说《绿牡丹》,一名《四望亭》,第二十回“四望亭上捉马猴”,描写江湖侠女碧莲四望亭上捉拿马猴,情节生动,流传甚广。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黑龙江的哈尔滨还有一座“四望亭”,在呼兰区呼兰河畔的西岗公园内(图片来自“百度”,谢谢原作者)。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之所以要提到与本文基本不搭界的这座建筑,是因为《搜狗百科》的“四望亭”条目将两者混在一起解说,当时弄得思泉一头雾水。不信?您可链接:http://baike.sogou.com/v1784924.htm?ch=ch.bk.innerlink

另外,此“四望亭”的年龄要小得多,是1927年的建筑。

需要强调的是,“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的介绍是分成两个词条的,要准确些。

将两者并排置于后,两座建筑风格迥异的亭子。右一张是借用他人的图片,谢谢原作者了!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四望亭北的一条小巷(驼岭巷)里,有一株“千年国槐”。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如果不是去“八怪纪念馆”路过这里,真忽略了这株名声远扬的古树。千年古树固然稀奇,像这么有故事的古树却不多见。

还记得毛的诗句中有一句“蚂蚁缘槐夸大国”吗?它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简单地说,该槐为古道院的遗物,附会为成语“南柯一梦”中的“南柯”。

唐《南柯太守传》记,相传,淮南节度使门下小官淳于棼常与朋友在槐树下饮酒。一天,酒醉入梦,被大槐安国国王招为驸马,后升任南柯郡任太守,权势越来越大,享尽荣华富贵。物极必反,最终引起国王的疑惧,被遣而归。醒后,竟是“南柯一梦”。所谓的“大槐安国”,不过是大槐树下的一个蚂蚁窝。经历此事后,淳于棼断绝酒色,出家做了道士,捐屋为道院。

今道院不存,古槐依旧。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唐槐已达一千余岁高龄,是扬州400多棵古树名木中唯一的一棵国槐。

在历史上曾遭遇过很多天灾,树干还曾被雷电击中。树干腐烂中空,只剩下薄薄的一层树皮,还有一个破损的大洞,但输送营养水分的韧皮部还在,这也是它依旧长势良好的关键。到了春末,它依然绿荫如盖。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这里曾有过槐古道院,又称槐荫道院,始建于唐。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道院早已改作它用。如今古槐憋屈地生长在高楼林立的巷道侧。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昨天腊八。傍晚打开博文,正赶上这么一组凑巧的数字,博客访问:2888888,一连来了这么多个“8”,并与博友们的合影在一起。

赶紧截图留存,并放到这里作个纪念。

早春二月上扬州(57)四望亭和千年国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