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刚归来,又要出游去,休博到月底,下月再继续。——2015-10-22,5:08
(庭院深深)
个园主人的起居之所位于南部。
个园的整体布局依旧延续传统的坐北朝南、前宅后园的格局。
据介绍,个园鼎盛时期,其住宅分五路次第摆开,房屋达二百多间。如今保存下来的仅东、中、西三路,就这样,一厅一堂一房一室一梁一柱仍然尽显主人的奢华。

-
没有导游,思泉随走随拍,博文也只好随片子而叙。
楠木厅,主人的餐厅。因梁柱取材楠木,称楠木厅。

-
中悬宋人山水画以及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撰楹联,“饮量岂止于醉;雅怀乃游乎仙”。

-
立柱楹联是:“家余风月四时乐:大羹有味是读书”。

-
厅内中间有一组大理石镶面的圆形餐桌和圆形矮凳,雕刻精致。圆桌可以一分为二,据说主人外出时,内眷们餐饮只用半张园桌。

-
清美堂。主人接待一般性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

-
堂内有楹联两副,一副是:“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另一是:“竹宜着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

-
汉学堂。

-
大宅门主厅,主人正式礼仪的接待场所。

-
迎面挂着对联和中堂画轴的叫“太师壁”,条案上摆着瓷帽筒、石插屏和花瓶,谐音“平平安安”——许多景点如此摆设,上述“清美堂”同。
中堂盈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杆新生竹直似儿孙”,郑板桥撰。

-
两侧抱柱联为:“三千余年上下古,一十七家文字奇。”

-
太师壁两边是木刻落地罩槅。

-
丛书楼。

-
此楼背依秋山,面南而立,三开间,楼上楼下共六间。从名称推定与“书”有关,乃主人藏书、读书之所。

-
横匾隶书“丛书楼”;两侧楹联:“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

-
中路后进。

-
陈设相对简朴。正室迎面悬山水中堂,楹联为“云中辨江树;花里听鸣禽。”

-
左右两间分别为书房和卧室。

-
设“个园”今昔介绍的展板。
从“历史变迁”看,换过好几位主人,数黄家时期鼎盛。
前面见过的《个园记》石刻的拓印件——
这一组“四季假山”的片子是在相对应的季节拍摄的,绝对到位。像思泉这样的匆匆过客,无法为之。

-
清代名臣阮元(1764~1849年)与个园园主的二儿子有师生之谊。设“阮元与个园”展。

-
阮元书法作品,全是复制件。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