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上扬州(16)瘦西湖——二十四桥

标签:
扬州瘦西湖思泉的博客旅游二十四桥毛泽东诗碑 |
分类: 苏沪拾零 |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唐代时扬州城内有二十四座桥;另一说,曾有二十四位女艺人吹箫于桥上,而将原名“吴家砖桥”的改作“二十四桥”。

-
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倾圮。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的二十四桥长24米,宽2.4米,两侧栏柱共24根,两头台阶各24层,有意与“二十四”对应,让“二十四”更具体,更有趣味儿。
如果再有24位女演员身着唐装吹箫于桥上,那将是绝妙的人文景观。


-
诗为桥咏诵,桥因诗闻名,这在各处风景点中也是不多见的。
类似的、能想起来的还有,“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南京的朱雀桥;“枫桥夜泊”,苏州的枫桥;“年年伤别,灞桥风雪”,西安的灞桥。还有“乌鹊桥如夕带阳”、“乌鹊桥高夜秋凉”,苏州的乌鹊桥。对此,思泉曾发过一篇博文,参见《苏州读桥(三)》。
还有别的吗?博友们一起来想想。

-
-
诗为桥咏诵,桥因诗闻名。博友们补充如下,感谢他(她)们了!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宋·姜夔),苏州吴江区的垂虹桥。
“金阊清晓放舟行,宝带春风波漾轻。孔五十三易疏泄,涨痕犹见与桥平。”(清·乾隆),苏州宝带桥。
“河分桥柱如瓜蔓,路入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金·赵秉文),北京卢沟桥。
不得了,光卢沟桥,“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十余首——这个题目太大了。但,“诗为桥咏诵”多,“桥因诗出名”少。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