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休息”了,郁闷!——6月17日8:00。还没解禁,今天没戏了......——15:45。
(观芍亭)
玲珑花界,也非瘦西湖的二十四景之一。镌在这块石头上的文字说明白了:此处遍栽扬州市花——芍药。宋代即有“广陵芍药甲天下”的美誉。
古有“广陵芍药”与“洛阳牡丹”齐名之说,但如今的名声似乎没有后者响亮。
思泉到扬州时还没到芍药盛开的季节,仅有一大片生机勃勃的嫩芽。

-
观芍亭。亭檐下悬“观芍亭”匾,下款为“板桥郑燮”。拍了张正面照,糊了,没上。

-
为枯燥的文字增加点彩色,让博文靓丽些,经“花甲之人”博友同意,从他的博文中借来一些芍药的片子,与大家共享。

-
“花甲之人”博友伉俪的片子拍得相当精彩,远胜于思泉,欣赏并学习之。借花献佛,感谢他们俩了!

-
得做个说明,这是客居北京的芍药,而非扬州的。

-
景区内有一座水榭。

-

-
匾书“玲珑花界”。下款“廿四桥原来旧景
中石”,欧阳中石(1928年~
),现代著名书法家。

-
两侧集句联:“花柳含丹日,楼台绕曲池”,分别出自宋之问(约656~
约712年)和卢照邻(约636~约680年)诗句。两人相差二十岁,他们绝对想不到一千多年后有人将他们的诗作各取一句集成楹联,竟如此珠联璧合,并永久留存于瘦西湖。毋庸置疑,集句者也是高手。
瘦西湖有大量集古诗句的楹联,前面已经见过不少,这也是它的特色之一。

-
自湖北岸望“玲珑花界”。隔岸拍摄,这也可以认为是“瘦”的好处之一,特别像思泉这样没配备长焦的好摄者,再远些,只好望湖兴叹了。

-
“玲珑花界”景区内还有一些桥梁和仿古建筑。
通向北面洲渚的一座石桥,它的特点是桥洞并非拱形,而是多边形。

-
沟通“玲珑花界”和“春台明月”(二十四景之一,见下集)的曲桥。

-
大概是九曲吧?

-
还有其他,不一一解说……

走过的瘦西湖诸多景点中,只有这“玲珑花界”的四字中带“花”,说的是芍药,可惜没到开放的季节。而这时,盛开的是玉兰、红梅、连翘,垂丝海棠还含苞待放。

-
既然是“花”界,岂能无花?那就上几张当时实拍的“花”片。这些花,在嘉兴要早开近二十天。
-
美丽的瘦西湖,请记住,在这早春二月的季节里,有那么位年近古稀的老“玩”童从浙江专程跑到这里寻幽探胜(主业)、“寻花问柳”(兼营)。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