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游】马尾一日——罗星塔公园(4)群雕简叙船政史

标签:
思泉的博客福州马尾的罗星塔船政成功中法马江海战旅游 |
分类: 八闽足迹 |
这里说的“群雕”,指的是在罗星塔周围设置的多组雕塑(包括浮雕),它们概括了马尾船政文化(参见《【八闽游】马尾一日——罗星塔公园(1)名塔直刺罗星斗》的附录)的历史和人物,让游客对其有个初步的了解。
左沈共襄。左宗棠(1812~1885)、沈葆桢(1820~1879年)二人共襄船政,聘法国人日意格为船政监督,设厂造船,筹建海军,开办学堂,培育人才,为福建船政作出突出贡献。

-
福建船政“师夷长技以制夷”,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只花了三年时间在马江畔建起了中国第一座近代化大型工业造船厂,并造出我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青号”。1870年清同治皇帝诏示“船政成功”,并奖励有功人员。


-
萨镇冰视察。萨镇冰(1859~1952年,右二)是船政后学堂(学习驾驶、航海等)的毕业生,辛亥革命后,曾任海军总长。1920年初,他在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右一)、海军总司令蓝建枢(左二)、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杜银珪(左一)的陪同下视察福建船政和海军。


-
摄政王巡视。1909年摄政王载沣(中)、海军部大臣贝勒载洵(左二),在时任闽浙总督(兼管福建船政)松寿(右二),新军第十镇统制孙道仁(左一),福州将军朴寿(右一)的陪同下视察福建船政船厂和学堂。

同舟共练。船政学堂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组雕塑反映了后学堂首届驾驶班学员航海实践的情景。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景点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