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
-
到了跟前才知道是“南天门”,这么说来刚才一直在“天”上转悠,难怪前面有石刻曰:“去天尺五”(参见《蓟县两日(5)——盘山的最高处是自来峰》)。
一座重檐亭式建筑。
前。上两匾分别书“南天门”和“云霄胜景”,抱柱联:“开窗四面延奇趣;万叠屏风削玉蓉”。

-
后。上匾书“千章紫景”,抱柱联:“雷霆俯见山腰斗;日月横看树杪悬”。

-
左侧。上匾书“阊阖有路”,抱柱联:“飞霞拥日,挂月赐福,松石聚灵气;平步青云,天道酬勤,神佛悟通衢”。

-
右侧。上匾书“路不远人”,抱柱联:“宇宙渺无极;圣心与共宽”,乾隆书。
-
藻顶。

-
南天门旁的摩崖石刻。
“通衢”,一位年仅十一岁的小书法家书写。

-
“月岩”,一目了然。

-
自南天门下行一段,到达云松索道站。听从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一段景点不多,为节省体力,改乘缆车,直接到达“万松寺索道站”。

-
这是思泉乘坐过的为数不多的索道中最长的一条。香港海洋公园的缆车乘过,算长的,只有1.5千米;张家界天门山索道的长度据说国内第一,达7.4千米,到过那里,遇大雨而放弃游览。

-
在缆车里随拍。车厢里就一个人,或将镜头伸出小窗外,或隔着玻璃拍摄。拍了不少,只是片子的颜色不一。基本保持原样,不再处理(说老实话,也没本事处理好)。
途中,仰可望挂月峰顶,云罩寺、定光舍利塔;
-
满山遍野比比皆是的奇岩怪石。

-
山路上鲜见游人,工作人员乘缆车的建议无疑是正确。

-
到达万松寺索道站。

-
出站,旁边有一座六角单檐亭,匾书“步云亭”,是乾隆的墨宝。